“我倒要看看是誰要給我表妹顏色瞧。”一道陰冷的聲音,從兩人背後響起。
那人聞言一個激靈,猛的轉過頭,就見一個兒高挑身手矯健的少年,縱身一躍,就從長廊那頭翻了過來。他抱著手如羅剎般站在他們背後,臉色陰沉得厲害,他後頭還站著倆,其中一人看著頗為眼熟。
見他們回頭,高個兒少年冷笑一聲:“你剛剛說要給誰顏色瞧瞧?再說一遍。”
他謝昶之才離開書院多久?這幫人就膽子大了,連他的表妹都敢欺負了!
兩人嚇得瑟瑟發抖,唯有丁聰年看了半天,才認出來後頭的其中一人是荀司韶,眼睛一眯,冷笑道:“我道是誰那麼威風,原來是荀大公子,我要是你,我就不會多管閑事。”
在丁聰年看來,他和荀司韶都是外戚,平時進水不犯河水的,就算鬧出什麼事,互相都各退一步為好,免得上頭難做。尤其是荀司韶,他上頭不過是荀太後,如今她那個位置如芒在背,人人都盯著她出錯,荀司韶作為荀太後的侄子,更改收斂收斂性子,少惹事為妙。
高個兒少年微微一愣,驚訝地回頭問:“四哥,你朋友?”
“小謝,你逗呢?看他那語氣,你覺得會是朋友嗎?”荀司韶翻了個白眼,沒好氣地沖他回道。他盯著丁聰年看了半天,在對方挑釁地眼神下,嘴角一抽:“你誰啊?”
丁聰年差點沒氣倒,白著臉順了半天,才氣急敗壞道:“丁聰年!我是丁聰年啊!上個月我們還在宮裡見過,你不記得了?小爺我可是太皇太後的親侄孫!”
荀司韶想了許久,才突然恍然大悟狀:“哦,是你啊。”
王淰之在後頭偷笑,對謝昶之道:“四哥肯定還是沒想起來!”
“放屁我記得他,”荀司韶掏掏耳朵,漫不經心地說:“在宮裡見過幾次,太皇太後那邊,挺寵著的一個侄孫,丁家就這麼點血脈。”
“那又怎麼樣?”謝昶之眼一瞪,氣道,“我姑母還就表妹一個女兒呢!敢對我謝昶之的表妹動手,不想活了啊?”
丁聰年聽傻了,都說的什麼啊?他什麼時候欺負那母老虎一樣的馮怡姜了?再說,雖然不認識其他兩個,但跟著荀司韶聲的幾個紈絝的名號,金陵城也是排得上的,偏偏都出身權貴不是好惹的。
荀司韶和自報家門的謝昶之,應該都是出身金陵老牌世家,四大家族荀謝周厲,唯有荀謝二家還有實權。謝家出了個謝丞輔,和範丞輔並重;而荀家老大如今位列三公,老三在吏部手握朝中重權,更不用說當朝太後還是姓荀的。
另外一個年紀最小的,他猜到是琅琊王氏後裔王淰之。王氏起源悠久難以追溯,可人家歷經五朝不衰,別說多少帝師太傅出自王家,就是名人異士也數不勝數,連皇室都禮讓三分。
還有唐丞相的親侄子,禮部尚書唐崢的兒子,也是這幫人一夥的。真讓人鬧不懂唐家書香門第,為何讓家裡的嫡子跟著這幫紈絝混?
可是他也很厲害的好不好?!他姑婆可是如今劉氏皇族一脈輩分最大的太皇太後!什麼荀太後小皇帝,都得靠邊站。
這麼一想,丁聰年底氣足了不少。挺了挺胸膛,理直氣壯反駁道:“誰有工夫動你那表妹啊!是你那表妹自己兇得要死,整個就一母老虎!”
“你在說什麼啊?”謝昶之氣得不行,差點沒忍住上去揍他:“罵誰母老虎呢?”
“噗,”王淰之率先憋不住,一邊拉謝昶之一邊笑出聲來,“謝七哥,你還聽不出來嗎?他的意思是,他被你表妹馮怡姜欺負了!”
“你放屁!”丁聰年急道:“打我的明明是個黑臉臭丫頭!”
剛說完,他就怔住了,在對面三人同出一轍的瞭然目光下,瞬間覺得羞愧萬分。堂堂男子漢,居然被小丫頭欺負了,是誰不重要,問題是說出去很光榮嗎?
王淰之恍然大悟,他一合掌,驚奇道:“昨天就說那個黑無鹽身邊的小姑娘看著眼熟,卻不想原來就是七哥那馮家的表妹,真是巧了。”
荀司韶冷眼看了半天,這會兒終於來興趣了,他往旁邊一坐翹郎腿,撐著下巴笑道:“喂,丁什麼年,跟我說說,那黑臉丫頭,怎麼欺負你了?”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丞輔:
雖然是架空,但背景參考的是唐朝,唐朝其實並沒有一個叫“丞輔”這個職位。
這兩個字本應該是“輔助”的意思,很久以前我在研究古代印章的時候,偶然收集過一個閑章,叫“散雲丞輔”,覺得非常的有趣又好聽。所以私心上拿了這兩個字來用於我小說裡的官職。文中皇帝以下,實權官職裡,丞相最大正一品,兩位丞輔並列,從一品。大家理解為輔佐丞相的兩個副丞相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