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從容像是全然沒發現其他人目光似的,在荀老太太的眼神下,利落地從座位上起身,抬頭挺胸地步到殿中,行禮。
“臣女參見太後。”
“好孩子,快起來讓哀家看看。”荀太後抬了抬手,拉著走近的甄從容,拉著她的手,仔仔細細看了一會兒,含笑看她:“果然是鎮夷將軍的女兒,巾幗不讓須眉,自有一番英氣。你這孩子跟著你爹駐守邊關,一定受了不少苦。”
“爹說都是應該的。”甄從容的回答依然是簡單明瞭。
“好!說得好!不愧是甄家的兒女,不愧是鎮夷將軍的女兒!”
荀太後看著她,終於明白自己母親為何喜歡這個女孩子,這分明,和她小時候的性子一模一樣。
既然是母親喜歡的,她愛屋及烏,哪有不喜歡的道理?
旁邊陳王妃見荀太後拉著甄從容感慨萬千,趁機勸道:“太後,甄家有護國之功,既然甄家姑娘已經搬來金陵,不如給個她封號,這樣也體面一些。”
陳王妃一出口,她身邊其他皇室命婦紛紛附和,這事對她們沒多大影響,也樂得在太後面前賣個好。
更何況一個小姑娘,家裡人都不在身邊,封個郡君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人家一家子都為保衛家國,死的死,傷的傷,小姑娘唯一的親爹還在關外不能回都,作為太後,自然更要好好關懷。
“陳王妃說的有道理,”這麼想著,荀太後點點頭,對身邊的女官道:“傳哀家的口諭給皇上,甄家一脈兢兢業業,為國捐軀,滿門先烈。鎮夷將軍精忠報國,死守邊關,其女聰慧敏然,賜封英賢郡君,封地衛夷。”
這一連串事兒發生的突然,甄從容眨眨眼,看著太後像是沒反應過來,直到她身邊的荀老太太拉了下她的衣角,無奈地說:“還不謝恩?”
甄從容這才反應過來,拜謝道,“臣女叩謝太後娘娘賜封。”
“起來吧,”太後擺擺手讓她回去坐著,“你去陪母親吧,跟哀家一塊兒沒得叫母親覺得哀家嚇著你。”
“是,臣女告退,”甄從容又是一拜,才恭敬地退回到荀老太太身邊。微微鬆了口氣,哪怕再淡定,她也不擅長應對這樣的場面。或者說,還是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場面。
“果然是個嘴笨的,”陳王妃身邊的陳王世子妃掩嘴一笑,她也是出身將門,沒多少金陵其他大家閨秀的溫柔賢淑,平日裡喜歡的也是馬球蹴鞠一類的活動。故而不像其他人嘲笑甄從容膚黑,反而對她很有好感,“難怪你家老太太喜歡你,是個老實孩子呢。”
“別取笑人家了,”陳王妃拍了下她的手,“你剛嫁進來的那會兒,還沒這孩子淡定自如,嚇得叫我王妃呢。”
此話一說,周圍女眷紛紛善意的笑出聲。
陳王世子妃嗔道:“母親,就知道打趣我!”
荀太後看著熱絡起來的氛圍,也心情好了不少,和各家女眷互相慰問。眾人飲著輕薄不醉的桃花酒,吃著果點,也慢慢放開了些。
看著窗外不遠處草坪上,荀司韶和小皇帝打成一片,荀太後回過頭恰好和荀老太太的眼神撞上,兩人相視一笑。
底下順勢看到的宮氏卻有些惶恐,她不似荀老太太,有些摸不準太後的意思,抿著唇上前一步,跪下行了一禮,恭敬道:“太後娘娘,不如派人把司韶喊過來,臣婦擔心他沒輕沒重的,若是打鬧傷到了皇上……”
說到此,她就收了聲,有些不好聽的話不用說全,點到即止。
“三嫂,你就是顧慮太多,”荀太後剛過三十,保養得當的臉上,帶著十分真誠的笑意,“都是自家人,司韶這個孩子哀家也喜歡,聰明有分寸。平日裡皇上課業著實重了些,難得有機會讓他和表哥一塊兒玩,就由著他們去了吧。”
“是,”宮氏聽她此言,才鬆了口氣,“娘娘說的是。”
“太後娘娘說的有道理,咱們今日難得聚在一塊給太後祝壽,”陳王妃身邊的和王妃也順著說到:“今日我們女人這邊只管聊我們的,莫管外頭他們男人做什麼了!”
劉國公夫人也附和道:“王妃這話我愛聽,不過,我們也就當是老姐妹們聚聚了!”
荀太後笑笑,“我們這些老人家聚聚是沒什麼,你們可別拘著身邊的小姑娘們,你們自去玩吧,讓宮人們帶著你們去逛園子就是。”
太後開了金口,座下的未嫁姑娘們紛紛起身,各自結伴出殿。荀萱哪怕方才再氣再妒,在眾人面前卻也要扮演好荀家嫡女該有的姿態,落落大方地挽著甄從容的手,帶著荀芷一道離開。
而前面太後傳下的口諭很快就傳到了小皇帝這邊,小皇帝正在和荀司韶玩投壺,突然被宮人打斷,極為不高興。得知要賜封他外祖甄家的人,又是個郡君而已,便二話不說,對身邊的人道:“既然母親見了都說好,讓尚書部擬旨便是,甄將軍保家衛國,他的女兒確實該封個郡君當當。”
荀司韶在旁邊輕笑出聲。
他還當那個黑炭臉在金陵女眷中會不好混,卻沒想到人家已經給自己掙了個郡君來當了,不過那也是因為他家姑母是個心善的,不忍心那個黑炭臉在金陵人單影只孤立無援,特意給她抬一抬身份。
寧知錦啊寧知錦,你說這可怎麼辦?我們家可是鐵了心要把這塊黑炭嫁給你咯。
偷偷暗笑了一會兒,荀司韶側眼看著身邊吩咐尚書部的小皇帝,心想,怕不是沒多久寫的就是賜婚聖旨了……?
作者有話要說: 清明回家探親啦!下次更新是這禮拜日,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