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病人隨後也進來了會診室。
耿粵民照例先診治,然後再詢問秦朗的意見,然後耿粵民又發現,秦朗提出的意見比他的還要詳細專業,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秦朗的醫術,還在他之上!
這下,耿粵民看秦朗的眼神,就變得敬重起來。
他不管對方年齡比他小了幾輪,但對方的醫術在他之上是事實,以他的性格,不會認為敬重一個年輕人有什麼好丟臉的。
輪到第四個病人進來時,耿粵民乾脆是抱著請教的態度,除了探討病人本身的病情,還引申了開來,然後耿粵民發現,自己居然獲得了一些新的知識!
耿粵民感覺,秦朗對中醫很瞭解,尤其是那些疑難雜症。
他卻不知道,秦朗繼承了玄青子的記憶,玄青子的岐黃之術,遠遠超過了地球上任何一名中醫,所以秦朗對於疑難雜症的解決,起點首先就非常高,自然不是耿粵民能比的,耿粵民將他當做天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看完最後一個病人後,耿粵民感覺自己受益匪淺,可謂是遇到了良師!
是的,他早就發現,和秦朗的交流,並非是同等層次的中醫的交流了,後面的交流他完全是抱著求教的態度。
所以,等會診結束後,耿粵民就說道:“秦老師,以後你來中醫科坐診,我和其他醫生也過來跟你學習,這樣你覺得會不會不合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聽到耿主任直接稱呼秦朗為秦老師了,中醫科的其他醫生沒有任何驚訝。
因為他們就在旁邊,自始至終目睹了秦朗高超醫術的展現。
“沒問題,大家一起探討和進步啊。”秦朗笑道,他來中醫科,本來就是帶來新氣象,提升中醫科醫生的診治水平的。
當然,他不是自大的人,所以用上了謙虛一點的話。
“那謝謝秦老師了。”
其餘的醫生都喜不自勝。
他們很清楚,中醫最講究傳承,可謂門戶之見很深,像很多的醫術,秘不外傳,只在師門或者家族間流傳,所以從古到今,很多醫術也因此失傳了,如今秦朗打破了這個門戶之見,他們自然能夠受益。
況且,秦朗的中醫經驗又那麼的豐富,跟著秦朗坐診,看秦朗是怎麼診治的,他們能夠從秦朗的經驗中學到許多有用的東西。
對於中醫科的人一下子就稱呼自己為“秦老師”了,秦朗沒有去刻意糾正。他確實有這個資格,那就不必要客套什麼的了。
“我看來中醫科就診的人,不是很多啊。”
秦朗隨後說道。
“沒辦法,哪怕是我們這樣的醫院,中醫科都沒有多大名氣,很多患者都是在看過了西醫後,覺得病情棘手,就跑過來中醫科抱著試試看的心思看一下病。”
陳義謙說到這兒,禁不住嘆了口氣。
他跟紀青勇一樣,上任以來都很重視中醫科的發展,奈何現在願意進中醫科工作的年輕醫生太少了,而那些有經驗的中醫又不願意屈尊到這小廟來,所以一來二去的,中醫科的發展非常緩慢。
從中醫科現在只有小陳一個實習醫生,就能看出來,中醫科的造血能力有多薄弱了。
“不過秦朗你來了,中醫科很快就會變得有名氣,我們的醫生也會更加優秀,到時候吸引人才,發展中醫科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陳義謙很為紀青勇能夠找來秦朗幫忙而高興。
隨後陳義謙和紀青勇離開了會診室,本來秦朗和耿粵民等人,打算就在會診室交流一番的,正好這時候一個穿著樸素且有些髒的衣服的年輕男子,一瘸一拐走進了會診室。
“小夥子,你的腳怎麼了?”
耿粵民問道。
這年輕男子的右腳腳背腫得厲害,大冬天也只好脫掉了襪子,塞上了一隻拖鞋,聽到醫生問話,年輕男子坐下後將腳從拖鞋中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