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奇妙感覺,絕不可能出錯。
那就是神識和玉石建立的聯絡。
只是,秦朗不知道這外表是石頭的東西,裡面藏著的玉石,是什麼種類的。
“好吧。那你等一下,我去叫人。”
學徒見秦朗很堅持,也不像故意跑進店子裡來戲耍他玩的,便將東西重新遞給秦朗,自己轉身離開了櫃檯。
不一會兒,一個大約四十五歲的儒雅男子,和學徒走了過來。
這人穿著黑色的大褂,還帶著一頂帽子,如果再留一下長辮子的話,那活脫脫的就是清朝時期的人了。
儒雅的氣質,也跟這一身打扮有關。
“這位先生,是您要出售玉石嗎?”
儒雅男子禮貌地問道。
秦朗注意到,對方的手很修長,但手指肚卻有著一層老繭,像是經常摸東西后留下來的。
想必對方在古玩鑑定上,沒有少下工夫,秦朗如是想到。
“對,就是它。”
秦朗將自己的東西,擺在了櫃檯上。
這時候,附近櫃檯也有不少的客人,先前秦朗和學徒的對方,他們聽到了,也看到了這塊所謂的玉石,頗不以為然,不過現在寶廬古玩店卻還是請來了一名素有名氣的資深鑑定師,立即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他們依次圍了上來。
不過,看到秦朗出示的東西還是那麼一件,尤其是近距離看了後,還能看到那灰不溜秋的石頭外面沾有的幹泥,不少人都是搖搖頭,心中想著這玩意分明就是一塊石頭嘛。
有人接提出了疑問,還有人這是明珠蒙塵,可大家都能聽出來,這是反話,來這兒的顧客,多是好收藏的人,在收藏這一行也摸爬滾打了有一段日子,以他們的眼光來看,這多半就是一塊石頭。
當然,古玩店的資深鑑定專家沒用下定論,他們自然不會傻到言之鑿鑿地這就是一塊破石頭。
這樣得罪人的話,他們也不會出口。
“先生,你可知道這裡面藏有什麼種類的玉石?”
儒雅男子將東西翻來覆去地檢視了好幾遍,還用放大鏡仔細看過,但並沒有馬上下定論。
其實他也看不出來這裡面究竟是不是玉石,與其去估,還不如先聽聽這物品的主人是怎麼的。
當然,古玩店也有其他手段可以判斷這物品是否就是玉石,不過顯然還是向秦朗詢問一下情況比較好。
秦朗搖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種類的玉石。
但看在圍觀的人挺多的,都不看好自己手上的這物品,開口著只要切割或者掰斷這“石頭”,才能看到內裡的真相,秦朗也認為這是必做的一步。
這玉石體積還算大,約莫兩寸長,一寸多寬,就算從中掰斷,倘若裡面真是玉石的話,那也完全能就此將玉石一分為二的使用,不太會影響價值。
甚至於,如果出的玉石比較貴重,一分為二,兩份分別賣,反而會比整體賣,要賣得更好一些。
這是物以稀為貴的實際運用,畢竟珍貴的玉,兩塊也是“稀”,屬於珍貴行列。
“我掰開讓專家看看吧。”
秦朗對鑑定專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