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帶著四個孩子慢慢長大,前些年將團團交還給了小穗,這會兒就餘下了三個。
圓圓是親生的,卻並沒有偏寵。
相反,小禾對他更苛刻嚴厲一些。
在銀錢方面比亦塵亦凡就顯得更摳門。
“娘,他是男孩子,男孩子自然該有擔當有出息。”小禾沒料到邱秋會覺得對圓圓的管教有問題。
“那你覺得他哪些方面做得不對?”邱秋覺得,這大約是孩子的叛逆期:“不對的地方該管就管,不是大問題也不要太嚴格了。”
就自己家這種家勢這種家教,邱秋覺得絕對不會出一個紈絝的。
所以,對圓圓讓小禾生氣的事邱秋還有點摸不著頭腦。
“他居然說要去經商做生意,娘,您說氣不氣人?”小禾道:“公公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氣得都不說話了,三哥哥沉默了一下居然說同意,娘,您說這不是胡鬧嗎?”
怎麼變成胡鬧了呢?
堂堂明將軍府 上出一個少爺卻是經商的,這不是自貶門楣嗎?
“那你這麼說來,我也是在給護國公府抹黑了?”這話邱秋不愛聽了,敢情這些年她的努力付出都是不正常的,她就該坐在內宅裡當著她的貴夫人,什麼都不要去做,什麼都不要去問。
“娘,我不是那個意思!”小禾嚇了一跳,完蛋了,她都是被圓圓氣昏了頭,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老孃就是經商的。而且,是大宇頭號大商人。
幸好沒有說經商是最低等的人,若不然,老孃定然饒不了自己。
“偏見!”邱秋氣笑了:“絕對是偏見?”
做生意哪一點不行了?
士農工商,是,排在最末尾。
殊不知,就是這個排在最末尾最不被人看好的生意,卻是為國民經濟,為民生服務的。
“大街上要不是有生意人,你覺得你們能過上好日子?”邱秋沒好氣的說道:“無論是誰,離了生意人都不能正常執行。哪怕是農民,就算吃穿用度在地裡就能解決,可是,他們依然是要吃鹽的,這鹽從哪兒來,可不是地裡就能挖出來的,他得去買。”
買鹽的錢哪兒來的,還不是賣點雞鴨蛋禽什麼的換點紋銀再去買自己需要的。
一買一賣之間,都是商人。
哪怕是農民,他們也有充當商人的時候。
憑什麼就看不起商人了。
“不是,姐,我不是看不起商人。”真是越解釋越掩飾,小禾拉著邱秋的手搖道:“娘,您可千萬別生氣,我真的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覺得,圓圓該去考功名,像大哥三哥一樣這樣才有出息。”
“做生意也是有出息的。”沒有權但是有錢,邱秋覺得在這個時代哪怕是官都可以用錢買到的,錢才是萬能的:“你什麼也別說了,明天讓圓圓來我這裡一趟。”
正巧,東東不是說讓自己找接班人嗎?
找外人還不如找自己人,這孩子真要有這種膽識和志向,邱秋決定將自己的衣缽全都傳給他。
小禾聽說邱秋的打算後慪得不行。
來這兒的目的是想讓她勸勸圓圓,因為她知道圓圓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很喜歡邱秋這個姥姥。
誰知道,邱秋居然有心將他培養成接班人,真正是大大出乎她的意外了。
小禾雖然有些不願意,但是也不能違了老孃的意思。
更主要的是,孩子有那個心思老孃也有那個主意,一老一小,她夾在中間肯定是辦不翻的 。
罷了,果然如三哥哥所言,人各有志,不得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