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譚氏這幾個月日子真心難過。
方嬤嬤是緊緊的盯著她,一點兒都不能犯錯。
多說多錯,索性她連趙宜佳的面都不去見。
結果,她不見吧,有人卻來找她。
“皇上交待老奴負責娘娘的嫁妝,夫人,請將單子將給老奴先核對一下吧。”樓嬤嬤卻是逮著小譚氏不放:“據娘娘所言,先夫人的嫁妝也不少,先將這一筆讓老奴清點一下吧,餘下你們的添置就行。對了,聽趙老爺說過,娘娘的嫁妝當是一百二十抬。”
“有勞嬤嬤費心了。”小譚氏簡直慪出了幾升血,有這麼精明的人在,她想做手腳根本就不可能了。
一百二十抬啊,讓她上哪兒去找這些東西來裝。
而且,無論她做得多麼好,到頭來還是會說她這個後娘不好。
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她卻甩不掉這個差事。
樓嬤嬤更不是省油的燈,清點的時候就讓小譚氏相陪。
清點到兩個商鋪時,樓嬤嬤笑了。
“夫人,就只是這麼點盈利?”一個鋪子一年才六百兩銀子,而據她所瞭解,這兩個鋪子生意很紅火,曾經還讓某些人眼紅過。
“是啊,生意不好做。”小譚氏心裡在打鼓:“又請了這麼些人,開支也是不少的。”
生意不好,還請那麼多人,這不是自相矛盾?
“夫人,據我所知,這兩個鋪子的收益遠遠不止這個數。”樓嬤嬤臉上一臉的擔憂:“夫 人,是不是請了掌櫃拿出帳本,要是他敢貪墨的話讓他吃不了篼著走。娘娘的東西都敢惦記,還真是不想活了不成?”
小譚氏驚出一聲冷汗。
“那我明天派人去請掌櫃的來問問。”當下,小譚氏再不敢倔強的認為只有那麼一點點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小譚氏摔碎了一個茶杯。
再生氣也無濟於事,第二天下午,乖乖的拿了一個新帳本去交給了樓嬤嬤,經營了十三年,沒有功勞了有苦勞啊,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還落下了一身的騷。
而且,趙宜佳一百二十抬的嫁妝真是讓她絞盡的腦汁。
京城添妝的人家也全都被樓嬤嬤記了數,想要塞進去都不行。
生生的讓她拿出來自己給親生兒女的私房都填了窟窿,心裡真是氣得要命。
總算等到了九月九日這一天。
九月初九,京城滿城喜慶,皇上大婚。
別人家的都是新郎騎著高頭大馬來迎親。
自己就不要想這些事了。
趙宜佳蓋上蓋頭的時候心裡苦笑了一下。
別人看到的都是風風光光,只是自己知道從此進了宮門後還得步步驚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