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是什麼部落還得她親自看過才清楚。
有一點可以明確:只要是對南冥有利的生意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應該都能讓他們接受。
缺主糧,主糧是土豆,這讓邱秋心裡有一點竊喜。
因為自己農莊離南冥就很近,完全可以做糧食生意。
在臨川城的這幾天,邱秋也將這個邊城的經濟摸了一遍。
正通錢莊最先是她創立的,這會的掌櫃已經變了一個人,無法問詢到這兒的存貸貨幣情況。
幸好還有興盛典當行。
天下糧倉在這兒有一個分行。
邱秋這天直接召見了天下糧倉的掌櫃。
這個掌櫃姓海,是一個五旬出頭的男子。
“夫人,糧行在臨川城生意是舉步維艱。”說起來很是慚愧,開張這麼久他一直是在虧本,往京城送的帳本上面的資料怪不忍睹。
“可查到原因了?”邱秋問著海掌櫃。
“回夫人,臨川城駐兵八萬,而民眾不過十萬,莊戶人家較多,一般都不會買糧。”臨川城米價一直較其他地方的方,普通百姓自然不會買糧。駐兵有朝廷供給,自然用不上買糧,照海掌櫃的分析,臨川城設立一個糧行就是錯誤的決定。
因為碩大一個臨川城天下糧倉是唯一個賣米為主的糧行。
別家糧行都是賣的五穀雜糧,偏偏他們不賣這些雜糧。
“據說南冥人不吃米?”邱秋問著海掌櫃。
“夫人,哪有不吃的道理,只不過是吃不起。”臨川城的百姓在青黃不濟的時候都要吃雜糧充饑,南冥人想要吃糧更是不可能:“他們那些達官貴人有錢的才會吃米糧。”
“南冥並不産糧對不對?”邱秋就想知道,一個並不出産糧食的國家首都為什麼還是會有糧食賣。
“是的,南冥的糧食都是從昌泰過去的。”海掌櫃道:“夫人,若是咱們能打通了南冥這道屏障的話臨種 城天下糧倉生意大有可為。”
廢話,問題是打不通啊。
昌泰也是一個國家?
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和臨川南冥相鄰的一個彈丸小國。
這樣的小國也有他的生存之道。
“昌泰先祖娶了大宇的一個郡主為後,從那時起就歲歲向大宇朝貢。”海掌櫃道:“這樣的規矩一直傳承了下來,與大宇世代友好,所以,昌泰與我朝商貿是相通的。”
昌泰也是高山苦寒的地方,並不出産主糧,絕大部分糧食都是從大宇買過去的。
而南冥就從昌泰進貨!
原來如此,難怪米價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