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慧星的意思是勸邱秋不要妄想做米行賺錢,畢竟踩了別人的馬尾巴怕被跳起來。而且,之前還有太子可以當歐陽將軍府的後盾,可是現在太子明顯是被廢的。
這種節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慧星不明白邱秋為什麼要去惹事。
“我知道了。”邱秋點了點頭:“既然京城糧食掌握在三家人手中,那再添我一家又何妨。”
慧星無語,話已經說得這麼明白了,夫人居然還要去趟這一趟渾水,有這個必要嗎?
“很有必要。”關嬤嬤也沒料到邱秋居然還有心思做生意,她來問著邱秋為什麼。
“娘,啟民不能為太子,我們沒有勢力可以依靠。”邱秋自然不會出賣皇帝將皇帝的話說給關嬤嬤聽。聰明如關嬤嬤,自己猜出來的是一回事,說出來又是另一回事了:“娘,和權勢唯一可以抗衡的就是錢財了。我要重視經商,認真的做生意,我要掙錢,掙很多很多的錢。”
這是邱秋第一次大膽的喊出了自己的口號。
“以前罵你掉進錢眼裡,如今看來現在才是真的。”關嬤嬤氣笑了:“我看你這一輩子確實也是操心的命了。”
邱秋苦笑,在現代她要打工要掙生活費很是辛苦,想要過上財務自由時間自由的日子很是艱難。
玩一次穿越,別人穿成小姐公主穿成米蟲,結果她就穿成了大嫂。
自己的事搞不定還要幫別人,真正是命苦得不行。
天下糧倉,邱秋給自己糧行打的招牌。
她想過了,不僅要做大宇的,甚至還要做遍和大宇有經濟往來的國家的。
對啊,對外貿易,這一塊只在海上開通了,估計著邊貿生意還沒有正式提上日程。
一想到這個問題,邱秋倍感精神。
總算又找到了一個做生意的竅門。
在江南收糧,邱秋都是讓興盛典當行代收,這一次,她的糧倉是獨立出來單幹的。
邱秋很欣慰的是這些年的招兵買馬一直不用自己擔心。
雖然這些産業都分給了兒女,但是要調動一些人員還是很順利的。
很快就有掌櫃夥計走馬上任。
邱秋的天下糧倉也是準備全國鋪開。
先做內再做外,由小到大慢慢發展。
與別家做糧行不一樣的地方是,邱秋實行的是保護價,下鄉預定收購。
知道農戶能賣的糧食不多,邱秋也不嫌棄少,蚊子雖然小也是肉不是!以少積多總會有希望。
“咱們先簽一個協議,你們收取一定的定金,待到糧食産出來後我們再以這個價格收購。”店小二不是駐店銷售吆喝,而是下鄉去採買:“如果秋收時糧價低於這個價格,我們按這個價格收;如果糧價高於這個價格,我們按市場上的價格收。”
算過去算過來,怎麼也不會吃虧,關鍵一點是還能提前享受二兩銀子的訂金。
在青黃不濟的時間裡,這銀子簡直能救命啊。
二兩銀子可以買很多粗糧的,加點青菜玉米糊糊之類的就能夠湊合過去 。
“實際上,吃虧的還是他們。”邱秋很是同情這些農民,青黃不濟的時候米價要比平時貴上三五文一斤。而待到糧食出産賣的時候價格卻又少下來了。
買貴賤賣,他們卻年複一年依然樂此不疲。
“夫人,就算不賣給你,別人家糧行也要賣的。”花兒聽了邱秋的牢騷後抿嘴笑道:“而且,賣給您還能渡過困難時期。”
這般說來,自己又是好人了不成?
“夫人,其實您的擔心是多餘的,他們其實也是有辦法的。”朵兒道:“奴婢聽好些人說現在可以拿了二兩銀子的定金去買粗糧對付著過日子;到收了糧賣給了,餘下的錢又買粗糧,草草的就能過完一年了,幾乎可以做到不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