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氏是無心之舉?”這個問題困擾了皇帝好些日子,如今親耳聽了還是有點不信。不過,看她那樣子倒也是坦坦蕩蕩的。
常得順將腦袋垂得低低的。人家都說了是無心的,你非要說有先知。
“朕記得京城火災那一次也是她想出了主意。”這個時候的皇帝想著難怪當日她要說建立應急措施的救急隊伍,這個救急不僅僅指的是京城,而應該是全大宇。
這次江南受災的欽差大臣也沒有安排別人,直接讓接替歐陽旭風的方大人前去處理。
據報一切都有條不紊處理得當。
這給朝廷減輕了很多負擔。
要在以往,遇上這麼大的天災一準會暴動。
這次去救災措施得當,不僅在糧食上有了安排還帶了藥物去。這都是按照歐陽旭風上任時那個救災手冊上來安排的。
“是,皇上,歐陽夫人還和寧王妃一起施粥送衣物等,讓他們渡過了困難日子。”這話常得順只得接應了,說的又是事實。
“挺好,傳朕旨意,讓朝中文武百官都將府中舊衣服捐贈出來送到災區。”這可不比夏季,要是不相出點辦法救急估計不餓死也會凍死。
邱秋和皇後在坤寧宮說得最多的就是皇長孫東東。
“我們走的時候就能四處跑動了。”邱秋笑道:“長得虎頭虎腦的,相當聰明。娘娘,太子和小穗還準備要教導他武功。”
“好,好好。”小穗容顏已經恢複了,皇長孫也慢慢長大,雖然最近一兩年皇帝有些寵賢妃,但那又有什麼要緊。
用啟民的話來講,自己在東海眼不見為淨,少了一些猜忌更安全一些。
而且,東海海上軍隊的建立都是他的親信,那可是一支很強悍的部隊。
“我眼下就愁啟亮的親事了。”皇後將眼光投向邱秋。
“呵呵,四皇子這麼有出息,定然能找到皇家心儀的兒媳。”邱秋知道皇後曾經打過小禾的主意,而且賢妃也曾提起。
她的兩個女兒嫁給皇家兩個兄弟,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你小禾誰家有福氣。”皇後知道邱秋不同意也不再提。
“呵呵,小禾那性子讓臣妾頭疼著呢。”邱秋道:“我也不知道誰家能寬容她那一堆的壞脾氣。”
“小禾那孩子性子好。”皇後點了點頭,她早有耳聞邱秋夫妻都很寵這個么女,說好聽一點是性子直,說難聽一點就是沒有心計。沒有心計確實不合適在宮中生存。
此時的小禾已經帶著關嬤嬤往城外雙重廟跑了。
“婆婆,農家小院住著也是別有一番樂趣的。”小禾帶著關嬤嬤進了張家的小院:“廟子還沒有建起來的時候我在這兒住了幾個月,好悠閑。”
“真是時代反了,你娘那會兒就是在農家小院呢。”關嬤嬤笑道:“你二姑住的就是你娘當年修的。那會兒的小院比這個房子還要破舊……”
小禾一邊聽著一邊感慨,她老孃真是一個人才。
“是啊,誰會知道當年的農婦會時常進宮,被天家的人看重呢。”這個邱秋的造化可不是一二般的啊:“你娘憑的可都是她的本事。”
“那嬤嬤,您和我娘誰更厲害?”小禾好奇的問道。
“我一個老婆子還有什麼厲害的。”關嬤嬤沒好氣的說道:“我是讓你跟著你娘學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