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江南三個月後,邱秋收到了厲掌櫃的信。
“小米行的米價已經漲到了十八文錢一斤而且缺貨。”邱秋將信遞給小禾看:“你說眼下我們該怎麼辦?”
“娘,算下來我們是不是還會虧本?”因為穀子舂成米會少很多的:“等米價漲到我們不虧本的時候再賣。”
邱秋搖頭。
那個坑正等著自己去跳呢,怎麼也不能如了他們的意。
小米行缺貨,他們可以去遠一些的地方低價買回來賣,能組織貨源自己就不用擔心。
真正擔心的是明年青黃不濟的時候,到那時米價很比這個時候還要翻倍。
事實證明,邱秋的擔心從來不是多餘的。
江南居然出現了地動!
地震,幾級?
邱秋跳起來問。
花兒朵兒面面相覷,她們表示聽不懂夫人說的是什麼話。
“夫人,據得到的訊息,房屋十有八九都倒塌了,還壓死了不少的人。”花兒驚嘆不已:“幸好我們是五個月經過那兒的若不然,這會兒受災的還有我們。”
要不要那麼好運,走到哪兒都會遇上事。
蜀郡幾十年一遇的戰亂都能遇上,要是趕上了江南地震的話邱秋就一定要去燒香拜佛了。
“夫人,厲掌櫃來信,米價已經飛漲到了五十文一斤,米行有一點兒米瞬間就要搶空。”這才是真正的民不聊生啊。
五十文一斤的大米,六大米行估計這會兒腸子都悔青了。
“以最快的速度傳信給厲掌櫃,興盛典當行按戶籍賣米,限量供應,十歲以上的孩子按一個人頭算,十歲以下按半個,每戶只能一次性買三天的米。”邱秋就知道別人在等著她跳坑,沒料到人算不如天算,江南居然會受災,她怎麼也不背負惡名聲的:“每斤米按二十五文錢來賣。”
“娘,為什麼我們不賣五十文啊?”就算是賣五十文錢一斤也很行銷啊。
“我們缺錢嗎?”邱秋轉頭問著小禾:“也是現在離江南遠了,要是近我一定會讓你去看看那裡的人有多慘。”
她這個價格賣出去的米應該算是救濟了。
也是因為自己是商人的身份,而且受災面積太大,施粥施不過來還可能造成混亂。所以,救濟這事兒暫時不談。
不過,也很可能有些孤兒之類的孩子出現。
“讓厲掌櫃核實一下,有孤兒全部收容,派專人看護,等朝廷來安置。”邱秋嘆口氣道:“我能做的就只有這麼一點兒了。”
“夫人您是大善人啊!”這個時候就算賣五十文一斤的大米又如何,只要有得來賣就行。
結果夫人便宜一半來賣,簡直就是百姓們的福音。
“這個邱氏,難不成她早知道江南會有地動不成!”皇帝是焦頭爛額的,百姓上的摺子都是要錢要糧,朝中還有謠傳說是帝王有罪過才導致的地動,讓他下罪己狀。結果,拿他俸祿的人半點實事都沒有做,還不如邱氏這個婦人。
現在的皇帝很想知道,邱氏為什麼會突然間收幾百萬斤糧食。
而且,她的這個方法很好,可以抑制不法商販趁機漁翁得利,又能保證百姓能買到米吃。
這時候的邱秋給皇帝的感覺就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
若不是有她撐住,江南肯定會大亂的。
有些話不能和外人講,可以找皇後談談。
“皇上,連欽天鑒都沒有算出來的事阿秋妹妹又怎麼會知道呢?”皇後不相信邱秋有未蔔先知的本事:“有一點倒是可以肯定,她是一個會做生意會賺錢的人,臣妾想大約是在江南發現糧價便宜才會大量收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