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就算是想要賣高價也不高,會引起江南士子和民怨。
邱秋在民間一向都是有慈善名聲的,這麼一弄就會被糧價汙了一世的好名聲。
“夫人,我們停止收糧吧。”厲掌櫃著急不已:“我們先準備的兩個屋子來存糧,眼下已經存了兩個屋子了,而且,照這樣下去,我估計還準備五個都不夠。”
六大糧行存糧可不少。
收得越多賠得越歡暢。
“貼出告示,我們的糧價就定在十二文不再上漲,願意賣的就來。”邱秋道:“按這個價格照收不誤。”
蜀郡的意外變故讓邱秋還是敲響了警鐘,一旦有個天災人禍,糧食關繫著國計民生需要穩定,否則民不聊生一片混亂。
邱秋不是重生沒辦法預估未來似乎有沒有災難,但是區域性的差價還是存在的。
同樣是米價,江南十二文錢一斤,在京城就是十五文錢一斤了。
不過,加上人力運費,還是虧本的買賣。
邱秋現在明白了關嬤嬤為什麼不看好自己收糧了,眼下不就是騎虎難下了。
有條件要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收。
厲掌櫃對邱秋的決定簡直無語。
誰讓她是大老闆是東家呢,她說了算。
有銀子多高興怎麼玩就怎麼玩,自己只得奉陪到底了。
十二文一斤,六大糧行算了一下也能盈利不少。
於是照著原計劃將自己糧倉的存糧悉數賣掉。
將銀子裝進腰包坐等看戲。
他們早想好了,你不仁休怪我不義。
按照行商人的思路,不出三個月江南米價就得飛漲。
到時候,身後上面有人聯手參他歐陽旭風一本,太子妃的親爹孃又如何,不也照樣拉了他們下馬。
邱秋不知道的是,她的一舉一動都落入了皇帝的眼中。
“常得順,你說這個邱氏想要幹嘛?”造反嗎?明顯的是一個圈套,居然還往裡面鑽,到時候禦史彈劾起來自己是保還是棄啊?
“皇上,恕奴才愚鈍。”常得順覺得自己不僅不知道邱氏想要幹嘛,也不知道您想要幹嘛啊,不知道索性就不說。
皇帝抬頭看了一下常得順,這個老家夥是越來越精了,很多事明明知道卻不說出來。
罷了,罷了,孤家寡人說的就是自己。
當下摺子也不批了,去禦花園走走。
在禦花園裡正巧遇上了賢妃,自然又得起二皇子在蜀郡的所作所為。
“啟路這孩子不錯。”皇帝欣慰的說道:“朕想讓他留守蜀郡,林將軍多次提及想要回京城,不如愛妃意下如何?”
“皇上,路兒是皇室子弟自然當替君分憂,臣妾很高興他總算長大了。”賢妃心裡暗暗稱奇,高人就是高人,如此以來,啟路就留在了蜀郡,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皇帝點了點頭,自然而然的跟著賢妃去了她的宮中,美人配美酒愜意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