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跟著我家夫人,以後一定可以娶妻生子的。”花兒道:“別說你們好手好腳有一門手藝,就是當年雲中郡那些傷殘士兵也都沒有一個是單身的,更沒有餓死的。”
夏家兄弟最愛的是聽書,自然也聽說過邱秋的事跡,原來傳說中的大嫂讓他們給遇上了,兄弟倆人瞬間就感覺前途一片光明瞭。
出門的時候是兩輛馬車兩匹馬,現在又多了一輛馬車,正好可以給夏家兄弟騰一輛出來供他們使。
補鍋匠出門是倒鐵,這鐵匠兄弟搬家傢什也很多。
“只帶你們常用的工具就行了,其他都不要,輕車簡行。”邱秋想的是一路上或許會看到更多合適的東西,到時候再添置就行。
兄弟二人很是不捨,最後確實也因為馬車裝不下就放棄了。
邱秋和關嬤嬤坐的是新馬車。
“娘,您歇一歇吧。”行走了一個時辰左右,邱秋建議道:“我給您放下來,您直接可以躺在上面。”
“好,試試你這個馬車的效果。”關嬤嬤倒是順從了:“還別說,人老了骨頭也硬了,坐久了就覺得腰疼了。”
“娘,您的身體保養得挺好的,讓我都羨慕極了。”邱秋一邊扶著關嬤嬤躺下一邊還細心的替她蓋上被子:“我讓馬車行慢一點,左右都是玩,又不趕時間。”
“你不是急著要去蜀郡開馬車行嗎?”關嬤嬤問道:“別因為我一個老婆子耽誤了你發財。”
“娘,發財的事趕得早不如趕得巧,不急。”邱秋一邊坐著馬車感受著這個它的便利,一邊想著還有沒有什麼地方值得改進了的。
咦,還別說,讓她想起了一個問題。
比如說椅子旁邊還可以打一個杯託,這樣可以放置水杯。
嗯,這樣設定更人性化一些。
從棠香小鎮出來走了六天來到了個叫公井縣。
“夫人,這兒隸屬榮州,也在蜀郡管轄範圍之內的。”花兒道:“夫人,聽說這兒有一個井很奇怪,打出來的水很鹹。整個公井縣的人都在這兒挑水回去做菜,而且從未買過鹽。所以,這口井就叫著公井了。”
沒錯,就是這兒了!
邱秋扶著關嬤嬤一起去傳言中的公井參觀。
遠遠的就看見長長的人群排隊在這兒挑水。
“我們擔回去吃啊,炒菜什麼都不用放鹽了。”一個老婦人聽邱秋和關嬤嬤好奇就解釋道:“擔一擔回去至少能管半年,這水可不能洗東西,只能炒菜的時候放一點點,或者用來泡泡菜也行。”
實際上遠遠不止他們所說的這樣,而是很多人都將鹽水挑回去鹵製出來販賣,多多少少也能賺一點銀兩補貼家用。
這已經是她們公開的秘密。
好在官府的人並不管。
“可是,你們這麼多人啊,挑一挑井水得排多久的隊。”邱秋當然知道她們肯定不是自已食用這麼簡單了。
“看運氣,一般三五天,也有十天半個月的。”婦人笑道:“挑井水的人多了, 大家都準備幹糧,吃住都排著隊不能離開呢。”
這還真是壯觀!
哪一行都不容易,雖然無本的生意,但到底是要付出不少的勞動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