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香小鎮上最突出的是陶罐。
邱秋想起東海小穗商行裡也在賣陶器,自然就留意了一下。
“夫人,我們鎮上的土質好,很出陶器的,夫人,您看您要哪一樣?”見有陌生客人上門,掌櫃極力推薦。
“這東西好看是好看,只是不好帶。”邱秋笑了笑:“我們只是隨便看看,你不用招待。”
“來則是客,不管買不買都不要緊的。”掌櫃見她無心買貨物心裡有些失望,最後想了想道:“我這兒有一套茶具,夫人一路上可以帶著喝茶,不用捎帶,也能解決您們用餐的麻煩。”
當下,就將自己的精心收藏的一套茶具取了出來。
邱秋看了眼前一亮,還真是好茶具啊。
茶碗茶盞茶托執壺,完整的一套,雖然不是彩釉但胎質細膩無比。
邱秋很是喜歡。
掌櫃見有戲,連忙出來介紹說這是棠香鎮上有名的老師傅打造的,因為精細價格高銷量不好,他原本準備收藏了自己使用。
“多少錢?”對邱秋來講,喜歡的東西貴一點也無妨。
掌櫃要價是二十兩銀子。
邱秋倒不是嫌棄價格高,是在想著這東西能不能運到東海去。
就這樣的貨品可以當精品銷往海外了,比官窯一點兒也不遜色。
見邱秋拿著茶具一直在看,也不討價還價,掌櫃心裡一點兒底都沒有。
難不成他又看走了眼。
“你們這兒可有水路?”陶瓷走陸路是最不明智的,走水路最為安全。
“有啊,瀨溪上有小船,可以通到江裡面。”掌櫃好奇的想這個夫人問水裡幹嘛,難不成還想運走嗎?
一番諮詢後果然能運到東海,只不過時間有點慢。
慢也無所謂啊。
邱秋提出了長期合作的意向。
掌櫃眼前一亮,隨即又黯淡了下來。
原來是老師傅已經不幹多年了。
邱秋決定去拜訪他。
“陶陶罐罐的不值錢,賣不出去啊。”老人姓安今年六十有三,精神倒好也很健談。難得的是邱秋居然喜歡他的茶具。
“老師傅這手藝很好啊。”邱秋道:“我想請老師傅出山再打造一批出來運往東海,不知道老師傅意下如何?”
安老師傅幹了一輩子的陶瓷,沒想到能走到東海去,當下就表示可以。
只不過邱秋提出要在每一個茶具底座刻幾個字時他有點蒙。
而且,刻的字他還不認識。
“這是洋文!”邱秋道:“安師傅,您的陶瓷還可能走出大宇走向海外。”
那得有多遠?
安老師傅想都想象不出來。
“他們也會知道在大宇的一個叫棠香小鎮上,有您這麼一位能工巧匠做出這麼精美的茶具,他們都會誇贊您了不起。”邱秋鼓勵他道:“安老師傅,您可以教幾個徒弟,將這一項本領發揚下去。”
“好,只要夫人需要,我就教他們。”教別人也就算了,他至少得教會自己的子孫,不能讓這門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斷送在他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