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這個縣很窮,卻是窮不了縣衙。
邱秋看這個縣衙六進六出,左文鹹武,前堂後寢,佔地相當寬,房舍居然有一百餘間。
據說,這還只是普通的縣衙,要是遇上經濟好一些的房舍最多四百餘間。
真正是再窮都不能窮了縣衙,看來哪個朝代都一樣。
這兒還設有牌樓、牌坊、廳、堂、廊眾多的建築精彩紛紛呈;木雕石雕精細不已。
原本想著省錢住縣衙,結果沒料到簡直是享受一般。
邱秋就想不通了,這麼窮的一個縣怎麼還要講究這麼多的排場。
“這是前朝時期留下的縣衙,自大宇開國以來陸續修繕保留完好,所以都在正常使用。”要進別人的家門自然要打聽清楚,歐陽旭風將自己瞭解的情況告訴了邱秋:“咱們住的這個院子是以前的錢稅過多,在這兒完全不影響熊知縣他們的生活起居,你放心好了。”
歐陽旭風知道邱秋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她常說的就是不能因為自己打擾別人的生活。
“好,你們這邊修橋的事商量得怎麼樣了?”言歸正傳,這才是他將自己帶來的原因。
“正在商議,到時候有什麼不妥的地方我就來找你,阿秋,這次可就全靠你了。”歐陽旭風道:“你這個先生可得好好教導弟子。”
“好說好說。”邱秋知道她是騎虎難下了,無他,皇帝太精明瞭,只付給了歐陽旭風一個人的俸祿卻要榨幹她們兩個人的血汗。
“別的也就不說了,一定要保證橋 的質量。”邱秋可不想因為自己提議修的索橋是豆腐渣工程。一個橫跨臨江湖的橋要是出了事故定然又是一場災難。
“阿秋,你說這個索橋用什麼材料好?”歐陽旭風想的實在不行就用鐵索橋吧,雖然貴了一點,但質量有保障。
“最好的辦法就是綜合運用。”邱秋想了良久,單純的竹橋肯定是管不了幾年;繩索吧,沒有現代的那種尼龍繩,肯定是經不起風吹雨打。
而鐵索橋,卻是最不容易建造的。
經過邱秋的分析後歐陽旭風不得不佩服自家夫人的智慧才幹。
先用繩索將橋建立起來,能正常行走人後再請了鐵匠打造鐵索橋,兩邊護欄用竹板,密實也方便以後修換。
“眼下最麻煩的就是錢財。”歐陽旭風焦急道:“熊知縣報上去的預算是八萬兩銀子,朝廷給了兩萬,熊知縣這邊說只有一萬兩,缺口差得很大。”
“寫個告示集資吧。”邱秋早料到會是這種情況:“不管出銀多少全部記錄在冊,在橋的兩端立一個功德牌坊,讓來來往往的行人都記念他們的好,也能讓後世兒孫們都知道。”
這個挺好!
只不過不知道他們願意捐多少。
“這個很簡單,你寫一個告示,說這次捐賺多的人會報上朝廷,或許會有嘉獎。”尋常商戶富戶,哪有機會和皇帝掛上鈎。要是能捕得一個嘉獎,那真是祖上燒了高香,而且可以傳承子孫後代的。
歐陽旭風聽了眼前一亮。
妻子果然是人才啊。
只不過,皇帝嘉獎這事不好隨便亂講。
“到時候你在摺子上提一下富戶某某以為例,慷慨解囊出了多少銀兩,有愛心有仁心。皇帝一高興一準兒嘉獎了。”這個獎可能是一句話,也可能是一張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