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種事可以得到好名聲。
當然,邱秋施粥完全不是為了名聲,是實打實的看這些災民可憐,這種時候施粥也算是雪中送碳吧。
邱秋想的是幸好這是六月裡,若要是冬天又冷又餓日子難過那才叫一個慘!
她都想過回頭等歐陽旭風下朝回來給他提一下,讓他上摺子一封去向皇上提一下這些人的安置情況吧。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結果,歐陽旭風搖了搖頭。
“這種事不能提。”歐陽旭風道:“孝武十二年,京城也發生過大火,當時的受災多達八百多戶人家,朝廷也沒個章程。你是不知道全大宇上下一年會遭多少這種災難,朝廷哪顧得過來。”
我去!
難道沒有一點應急的糧食和措施什麼的。
這哪是一個政治完善的國家啊。
“朝廷要管的災難肯定是成千上萬人的這種,像京城這次的火災,報到皇上手中的也只是受災的戶數,具體多少人要沒飯吃沒衣穿這些官員都不會提的。若是我上了摺子,不僅僅是越權更是得罪了他們。”歐陽旭風安慰著邱秋:“我沒有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之職,所以,很多事哪怕知道也不能提。”
這就是裝聾作啞了?
邱秋根本不贊同這種情況的。
可是,正如歐陽旭風所說如果上了摺子,得罪的人多了去了
說不定,皇帝也難為情。
他的子民他都沒考慮到,你卻考慮得這麼周到,那幹脆這個皇位讓你做算了。
“真是在沒有天理了。”孽事的是太後的孃家,這些受災的不敢提賠的事;當官的為了烏紗帽為了和氣就合稀泥:“為什麼受苦受難的總是老百姓啊。”
“阿秋,我知道你心善,那咱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就好了,只要我們不做壞事,於心安穩。”歐陽旭風道:“如果你願意再多增加兩個粥棚都行。”
施粥這種事沒必要多,因為第二天第三天就又有太傅家和德妃娘陶家也加進來了。
初步看來,吃飯應該是沒有問題。
可是,這樣做也不是長久之事啊。
邱秋真是擔心不已。
事實證明,她的擔心不是多餘的。
第四天,下起了暴雨。
這下,棚子根本就住不住人了,渾身上下濕透了。
濕著也要吃飯,東祠衚衕口施粥棚前冒雨等吃飯。
“老天爺也真是會選 日子。”邱秋看著傾盆大雨嘆息一聲:“這些災民沒衣服可換啊。”
朵兒不知道邱秋又要幹什麼,依言將府中上下共三十八人全都召集在了正廳。
三十八人包括了門房和趕馬的,邱秋一直覺得沒必要養閑人,什麼一個人身邊得兩個一等丫頭四個二等丫頭什麼的,在她府中完全就沒有這規矩,林林總總就這麼多人
“今天請了大家來,是有一件事拜託你們。”邱秋漢息一聲:“這暴雨都下了一天了,外面的災民們早就沒有幹的衣物換了。我想請大家將平日裡不穿的幹淨的衣服都捐出來,等雨停了咱們就讓人到東祠衚衕粥棚前來領。”
“是,夫人!”劉管事點了點頭:“夫人考慮得真周全。”
“我是苦過來的人,當年我窮的時候鄉鄰們都伸出手來幫我。”邱秋提倡:“贈人玫瑰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