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們仨吧。”雖然說自己是老闆,但邱秋還是覺得知識的重要性隨處可現。
這八個丫頭要是都識字的話自己還比較難挑一點。
五個不識字,優勢了一下就顯了出來。
“不管以前你們叫什麼名字,現在都改了。”好的名字就能讓人有一個好的印象,賣首飾的人那就得和首飾有關:“你們分別叫玉兒、珠兒、珍兒。”
“奴婢謝夫人賜名。”三人感激不已,因為聽邱秋說過了,她們伺候的對像將不止是將軍府的主子,而可能是滿京城的貴族夫人。月銀比在府中的高,幹得好的話還有提成拿,關鍵一點是,夫人說了,以後還可以贖身自己當掌櫃什麼的。光是聽聽就感覺熱血沸騰渾身有勁了。
邱秋最煩的就是要訓練新人。
以前在雲中郡也訓練,只不過那時候直接交給教練,學各門手藝都有現成的。
可是,這三位是銷售員,女銷售員在京城的出現那就是吃螃蟹,沒有例子可照搬。
只有她擼起袖子親自上前了。
從歡迎詞到各種首飾物品的解講,邱秋說得口幹舌躁。最後一人還領了一本使用手冊。
玉兒負責賣玉製品;珠兒負責賣金銀首飾;而珍兒則是珍珠器皿了。
“記住了,只有你們對自己賣的産品熟悉,才能夠很好的為客人服務。”邱秋對三人道:“我們賣的是産品,是服務,讓那些客人一進門就能感覺到親切和自在,言行得體,落落大方,不刻意巴結迎逢,更不能踩低捧高。”
錦華坊能成功的立在京城十多年,也是因為有這麼一個銷售理念。這一點福伯就比祿伯做得好得多了。
當然,祿伯這人啊,邱秋覺得完全就是一個技術型的人才,你要讓一個鑽研技術的工匠去擴銷售真正是讓他為難。
“祿伯,您打得真好看。”老人打來打去就是那些樣式,邱秋原本畫了一疊的首飾稿子給他照打的,又怕他感覺到自己的嫌棄,就放棄了。當祿伯問她要打什麼首飾時,這人直接說拿出您的看家本領,不要怕花本錢的打一套完整的就行。然後,呈現在眼前的就是一枝四蝶銀步搖。
邱秋嚴重懷疑歷史了,她曾經看過的史書上記載的四蝶銀步搖不是出自唐代嗎?那這個歷史書上沒有大宇怎麼也有工匠做出來呢?
又或者,傳統的工匠都是了不起的人物,皆因為太多被淹沒了。
“你喜歡就好。”祿伯淡淡說道:“我老了,也不堪用了,東家,我還是回莊上去養老吧。”
這是趁機想要敲詐她,想提高待遇嗎?
再看祿伯那一幅淡泊的樣子,邱秋知道他是心裡有了疙瘩。
也對,自己一來就是砸牆開店頗有嫌棄他的味道。
好吧,自己做下的事自己來解決。
“祿伯,您老確實年紀大了,眼神估計也不太好了。”邱秋點了點頭道:“我也不指望您打多少首飾來替店裡掙錢,您老只需要按照您的想法慢慢打就成,您看看,您的每一件都能做成精品,以前娘讓您開店子純粹是浪費人才。”
什麼意思?
“祿伯,您這枝步搖我會作為鎮店之寶,以後要讓您打製的首飾必然是珍品才行。”邱秋表示自己很看重他,他不是庸俗的工匠,而是大師級別的人。
這話讓祿伯老淚縱橫,等了這麼多年,總算有一個知音。
邱秋的首飾分為了玉和金銀珠寶,當然,匠人也是費了好些功夫才找來的。
這些個匠人不同是於祿伯,他們僅僅是靠收入生活,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所以對邱秋畫出來的首飾樣子什麼的全都不在意,讓咋做就咋做。
而祿伯自從得了邱秋的認可後幹勁心也足了。
他就一心一意的在後院做著自己的銀飾,不急不躁,一絲不茍。
邱秋想著為什麼古代有這麼多能工巧匠,是因為他們能抵制物質的誘惑,一心只做自己想做的。
淡泊名利潛心工技,小朱也具有那種潛質。
在京城,畫墨居士的一幅雕刻已經炒到了兩千兩銀子一幅了。
邱秋給小朱的話就是不急不躁,按自己想做的去做,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會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