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幅天然的酸枝木根雕,取名飛天。”拍賣師是深得邱秋親傳的人,很會調劑氣氛:“像這種天然的東西,世間少存:此根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尋。眾位愛家,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機會,起拍價六百兩銀子,每五十兩加一次,連喊三次,價高者得。”
“六百五十兩……”立即就有人舉牌應答。
“七百兩……”有人不甘示弱。
“七百五十兩……”
……
“一千一百兩一次,一千一百兩,還有沒有加的,一千一百兩兩次,一千一百兩還有沒有愛家出手……”
“一千二百兩。”有人站了起來:“一千二百兩兩次,還有沒有要加的……”
轉顧四周,四周無人敢應。
此人是誰,正是寧王世子。
誰敢和東家奪寶啊。
“一千二百兩,此幅作品得主為寧王世子。”拍賣師抹了一把汗水,一捶定音。
“怎麼會是世子?”邱秋也得了明夫人提醒知道了他的身份:“會讓人懷疑有摻假的意思。”
“問問不就知道了?”明夫人讓人喚了掌櫃前來。
“回夫人,回姑娘,世子之前看過這些作品,當下就決定將飛天拍下來說當成多寶齋的鎮店之寶。”掌櫃連忙回答:“絕無做假之意。”
“世子真是大量。”邱秋覺得,若是在拍賣之前世子就流露了這個意思,自己肯定是不會讓此物進入拍賣流程的,或者送或者以成本價就給了多寶齋了。
“寧王府風評一向很好,多寶齋才成了文人雅士喜歡來的地方。”明夫人笑著解釋。
這就是了。
文人雅士是看不起的就是以權壓人,仗勢欺人,權勢在他們的眼中就是狗屁,一文不值。
他們崇尚的是本事。
小朱的根雕得到了他們的認可,那就是本事的體現。
所有的根雕在不到一個時辰就拍賣完畢。
除掉多寶齋的提成,還餘下了兩萬六千兩銀子。
每一件作品都遠遠超過了邱秋的估值。
“看來我還是外行啊。”貧窮真是限制了邱秋的想象,更是覺得愛好真的可以讓一個人瘋狂:“京城有錢人太多了。”
“是朱師傅能力太好。”明夫人也感慨萬千。她曾經以為木匠是為人所不恥的行業,沒料到做木匠還可以做到這個份上。
這讓她對兒子的堅持有了一點動搖
明將軍也是對這一行有了大大的改變
最早見到帆船是邱秋到雲中郡的將軍府賄賂他。
知道那是一個傷兵做出來的。
再想起帆船時明夫人寫信來,兒子居然為了一個木刻的玩意兒不吃不喝,當時令他大為光火,甚至恨不能殺了那個雕船計程車兵。
現在,他有幸親眼目睹了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對雕刻藝術的喜歡和熱愛。
原來,這確實是一門藝術,和寫字畫畫一般受人尊敬的藝術。
那麼,小兒子的那種想法和天份還去阻止嗎?
明月光知道師傅成功了,興奮得在屋子裡打轉。
有其師必有其徒,秋姨說得對,自己的幸福自己去努力爭取,或許,自己應該找父親好好談一談了。哪怕被打,他也心甘,他要去談。
“小少爺,將軍請你到書房一趟。”小廝前來低聲稟報:“小少爺,將軍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