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十二分的肯定自己的行蹤沒有知道的。
第一站,她就直奔東海而來。
“大嫂,這是我女兒,這是我兒子。”小章拉著兩個小蘿蔔頭得意的向邱秋介紹:“大嫂,您看他們長得是不是都像黃梅?”
像黃梅漂亮!
“來,兒子,女兒,來叫嬸嬸。”小章讓兩個小孩子跪下磕頭認親。
“行了,這麼小別折騰孩子。”邱秋一手抱一個:“倆孩子真是乖啊。”
老了老了,去哪兒都是孩子。
邱秋掏出兩幅銀手鐲當了見面禮。
黃梅急得直搖頭。
當年要不是邱秋,自己說不定早就一屍兩命了。
“拿著,給孩子戴上,這玩意兒也不值錢,只是圖個喜慶。”銀手鐲給孩子戴在手上會有祛風的功效。
“多謝嬸嬸。”小的兒子才呀呀學語,但是也學著姐姐一樣道了謝,聽得邱秋咧嘴直樂呵。
胖嘟嘟的小孩子抱在懷裡手感真是太好了。
自己也有兒子,只不過豆丁大了,現在也不敢抱他了。頂多就是摸摸他,結果一年比一年高,現在躥得和自己差不多了,摸頭還得伸長了手。
孩子還是小的時候好玩。
“你都倆孩子的爹了,小朱成親沒有啊?”小章的傢俱生意從不擔心賣不掉。自從他幫邱秋做了一套後就按照那個樣式做出來的傢俱全都賣給了有錢的達官貴人,有時候還要排隊。
而小朱情況好像就不太樂觀。這會兒還關著院門呢。聽小章說,他做事的時候不讓人打擾,小章想要去叫他,邱秋阻止了。
“小朱和那個您的侄兒阿光在一起,師徒兩人就像瘋子一樣。”一個瘋子也就算了,居然還來一個小瘋子,小章擔心不已:“這些年也沒見他賣錢,只是小物件做了滿滿一大箱,還寶貝得緊不讓人看。”
小章沒有講的是,小朱連生活都快不能自理了。
那時候自己就時常接濟他。
反正就一個人,吃飯多一雙筷子的事。
小朱也沒有客氣,只說等以後有錢了再還他。
小章勸過小朱好幾次,讓他跟著自己做傢俱,也好掙點錢娶一個媳婦,可是小朱就是搖頭不應。
要不是收了一個徒弟,早都該餓死了。
那徒弟說是大嫂的侄兒,還帶了一個婆子專門照顧他的衣食住行,這樣才減輕了自己家的負擔。
“大嫂,等小朱出來了您勸勸吧。”小章嘆口氣道:“我覺得他這樣下去終究不是一件事。”
“小朱的事你不用操心。”東海這個作坊這兄弟倆做得很用心,邱秋看過帳本,一年能自己也能進帳六百多銀子。當然,這些銀子還包括了這個房子的租金:“小章,一年到頭都是你在繳銀子,你有沒有怨氣?”
人都是有野心的,如果有了怨氣就沒必要再繼續下去了。
“大嫂,您說的這是什麼話?”小章瞪大了眼睛:“大嫂,要不是您,我這會兒說不定還在哪兒討飯也說不準。如今,我有本事掙錢,不僅娶了妻,還有了兒女,我也能掙錢供養爹孃了,大嫂,我不能忘本。再說了,當初在作坊學習時就簽了協議,您出錢培訓我們,待到有本事了就在作坊替您做工。如今您成了頭墊了本為我們立起了自己的作坊,連著房租一起每年只抽二成的收支,這已經是最好的了,我們哪會有怨言?”
要說怨言,大嫂該對小朱有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