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鄭二嫂,沒事,只要你們一家人好好幫我幹,沒準兒明年還會番一翻。”從來是工人嫌錢少,沒料到這鄭伯還嫌多,實誠的人她喜歡!
丟了一季的荒了,邱秋這個莊子要撿起來也挺難,滿山荒地雜草叢生。
“先將地開出來,過幾天我帶種子來。”雖然說這個莊子是梯田梯土佔多數,別人眼中是不好的地盤,邱秋盤算著紅薯和玉米都不怕高寒,只要種下去好好經營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東家您放心,我們一準幹得好好的。”鄭大媳婦高興的說道:“東家是個耿直的人,菩薩一定保佑你發大財。”
菩薩估計有點忙,畢竟耿直的人不少。
比如何氏、孔秀才都該發財。
第二天,五味堂的六個孩子全都變了一個樣。
一個個幹幹靜靜清清爽爽的,和第一天簡直就是判若兩人了。
邱秋和孔秀才相視一笑,知識就是力量果然得到了最好詮釋。
沒有誰天生就愚昧不堪,更沒有人不會改變。
只要有人引導必然能走向新的希望。
“老夫發現吳雨姑娘很有天賦,可惜是一個女娃。”閑聊的時候孔秀才就給邱秋彙報情況:“她頭腦清醒思路很好,接受能力也強。”
“這個時代又不要女狀元,真是損失啊。”邱秋也替吳雨婉惜,生不逢時啊要是在現代那必然能保送名校了。
“多學總是好的,像邱姑娘一樣豁達凡事看得清楚明白也就不會鑽了牛角尖。”孔秀才笑了笑,這個時代能讓女孩子讀書的人家少之又少,而吳家並不算是大戶,邱秋卻願意出錢請先生讓她們識字,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嫂。
吳家姐妹有這樣的福份,五味堂的六個孩子也跟著受益,孔秀才對邱秋的評價很高。
邱秋對名聲看得並不重,隨手的事她也不貪圖什麼。
相至於聲名,她更在意實幹精神。
去莊子上是第三天,邱秋帶了紅薯和玉米準備下種。
“挖完了?”邱秋不可置信的看著二十多畝地新翻的泥土驚嘆。
“嗯,挖完了。”鄭孝才也很滿意兒子媳婦都努力:“一年之計在於春,這片地可不能再荒了。”關鍵是不能荒在他的手上。
“你們怎麼可能挖這麼快?”那是人工不是機械啊,二十五畝地五個人挖,一天就是五畝呢。老天,想想邱秋就覺得那是天方夜譚。
“我們一家八口一起幹。“反正是自己要幹的活,鄭老伯不管邱秋給孫子們錢財全都上陣了。能挖的就挖,不能挖的打火把。
“胖姑姑,昨晚我們還幹到子時呢,是我打的火把。“邱秋身邊一個小男孩大約只有六七歲,仰著頭看向邱秋說道。
“真可愛!“邱秋知道那是鄭家老二那個叫飛飛的小男孩,心裡卻在哀嚎:你要是不稱呼我胖姑姑就更可愛了。
“東家別介意這孩子不懂事“鄭伯拍了拍小孫子的頭:”不能亂稱呼,得叫東家。“
“東家沒有姑姑親熱。“邱秋笑道:”叫我邱姑姑就好。“王家客棧的娃都這樣稱呼的,邱秋暗暗取消了胖字。
這個字對所有女性來講都是深惡痛絕的。
邱秋一心也想甩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