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皮玉米粉不僅可以煮羹還可以做窩窩頭的。
邱秋奢侈了一回蒸了一鍋。
香香噴噴熱風騰騰出鍋時吳雨狠命的嚥了一下口水。
“大嫂,你太厲害了!“這是吳家三姐妹的共識。
“那是當然!只要你們聽話,跟著大嫂早晚吃香喝辣。”邱秋肥胖的手指頭拿起一個窩窩頭心道是兩口吃完是一口解決呢。
又哭了!
高興不高興都哭。
你娘沒過的東西多了去了!
邱秋決定在自家做一個做一個便利超市。
以物換物,反正自己的東西別人也稀罕。
板栗、苕幹、窩窩頭換米換紅薯都可以,斤兩也標註得很清楚,老少無欺。
“也不值什麼錢,只不過是想著換個口味吃飯。”邱秋對前來換吃的鐘嬸子道:“我們家沒吃的就只好便宜折騰一下,正巧孩子們也喜歡。”
“吳風家的,你是一個手巧的。”鐘開開大米白麵都不吃就叫嚷著要吃窩窩頭:“對了,你那個苕幹做得怎麼樣了?”
“還有幾天才能出來。”做苕幹也挺辛苦的,夜裡都要出來翻兩次,大冷的天邱秋恨不能將自己也變成苕幹烘在灶臺上。
“這不快過年了嗎?你鐘叔尋思著去給親戚朋友拜年送點糖果什麼的都和往年一樣不太好。他說你那苕幹要賣,咱家買一些送人圖個新鮮。“自己家需要吳家正巧有,五十文一斤貴是貴了點但能幫襯。
買主都找上門了,邱秋感動得不行。
好事不能都由鐘嫂子一家人給佔了,好幾家條件過得去的自然也來買,也有用其他東西換的。
“那個我可不可以換一點?“羅筐站在吳家門前看著裡面熱熱鬧鬧的樣子心有不甘。
“筐筐,你換什麼?“三奶奶就知道羅筐只是湊熱鬧:”這東西老貴你換來吃?“孤孤單單一個人還換零食,關鍵一點是他只比吳家好那麼一點點,要錢沒有要糧也只夠餬口:”你拿什麼來換?“
力氣,羅筐拍了拍胸脯說自己力氣大,他可以幫吳家幹活來抵。
“別瞎鬧。“三奶奶被氣笑了隨手抓了一把苕幹遞給他:”拿去吃吧,別來這兒胡鬧。“
誰知邱秋卻同意換。
“我家正巧要種些糧,你幫我們開墾一點地出來吧。“邱秋稱了一斤苕幹拿了十個窩窩頭給他:”羅大哥,希望你能喜歡這些味道。“
“成,明天就開幹,你說在哪兒開?“孃的,自己一個大佬爺兒們日子還沒吳家這群小女人過得實在。瞧瞧村上的人經常往吳家跑,一會兒吃這樣一會吃那樣,她們也沒斷糧。關鍵有一點自己這張嘴確實有點饞。
都說他羅筐好吃難做,人一輩子圖個啥,媳婦沒娶上不就為了一張嘴嗎?不偷不搶自己做來供養自己,何罪之有?
用苕幹居然能換來勞動力,在邱秋看來這是意外之喜了。
後山平坦寬闊一點的地方,邱秋帶著吳霜去割草,羅筐果然甩開膀子開起了荒。
因為是幫人還害怕別人說他懶偷幹起活來特別賣力。
“羅大哥,歇歇喝口水吧!“這年月心眼都小幫人這麼忠心的很少,邱秋作為東家沒包一日三餐送點開水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