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邱秋唸完後問著吳霜:“今天是什麼日子?”
好日子!
換了米有點錢。
這是自大哥走後娘沒了家裡第一次見到錢。
問一個孩子時節純粹就是白問。
回到家裡,邱秋第一時間就跑去問鐘叔。
“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尋思著這個春天咱們也種點什麼。”邱秋只要一想到玉米渾身就有勁。那婦人說了這是從南方來的糧食,也就是說這個地方不普及。不常見的東西就是好東西:“種 了糧食一方面可以自己吃,另一方面也能賣點錢還帳。”
“明天立冬。”記得有帳就好:“離春天還有些時候。錢的事不急。“
怎麼能不急呢!
鐘嫂子心裡打了一個突,這男人說話就是愛打官腔。村上好幾家人都在說吳風家的會折騰怕是有錢還大家了。
富人就見不得窮人吃飽飯,看她一會兒板栗一會兒苕幹就眼氣。
也不想想沒有錢沒有糧的一家子全靠這些東西換點紅薯來充饑。
“多謝鐘叔鐘嬸。“邱秋紅著臉說道:”那能下種的時候請您們告訴我一聲 。“
“成,吳風家的,靠近你家門前的那一小塊地就給你種點菜吃吧。“說起種糧食才想起吳家連一像樣的地都沒有:”那兒不到一分地,離你家又近,霜兒她們小你也沒力氣做事,種在那裡正合適。“
“太好了,太感謝您了!“雪中送碳錦上添花,苦裡給地種下希望。邱秋原打算還是要將開荒的事提上日程的, 鐘嬸子每次做事都能做到心坎裡,真是好人啊!
一邊開荒種地盡量保證糧食自給自足;一邊得開源節流積攢錢財。
邱秋去鎮上後發現稀少的東西哪怕貴一點其實也挺好賣的。
只不過,吳家能賣的東西卻沒有。
紅薯要充饑,做苕幹也費力。十斤才能做四五斤,自己家太少了一點。
可不可以借雞生蛋呢?
想了半晌,邱秋還是將主意打到了鐘嬸子頭上。
“吳風家的,你的意思是?“鐘嫂子聽得有點糊塗什麼用她家的紅薯製作苕幹。
“我不知道紅薯多少錢一斤,昨天去鎮上賣了點苕幹手上有點錢先買一些。“邱秋決定下個賭注:”我都想好了,苕皮自己吃,苕幹賣錢換點糧食。“
“難為你了!”想方設法的想要填飽肚子連紅薯皮都吃,鐘嫂子想了想道:“這樣吧,吳風家的,我們先借你一百斤,你好好幹別餓著她們三姐妹!”
餓誰也不能餓了她們啊!
“嬸子,您對吳家的好邱秋都記在心上!”借雞成功,能不能下蛋就得看自己的本事。
吳霜三姐妹上陣,提的提背的背,來來回回好幾趟總算將一百斤紅薯搬回去。
“吳家沒吃的了!”
“也只有鐘家才這麼好心!”
“那根本就是個無底洞,看怎麼能填得起!”
“唉,我討媳婦的錢沒了,這輩子打光棍都是吳家害的。”在眾多議論聲中羅筐卻是鬱悶,那錢還是給代氏買壽衣用了的,別指望她還了,那個胖女人的話根本就不能信啊,自己真是一個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