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能夠找到的,他和大地震之間聯系最直接的地方和事由了。
“科技惠澤眾生”此前有派駐一個研究團隊在這裡,一直從事大熊貓生態環境研究工作,是基金會邁入生態領域的第一個嘗試,這個團隊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對於野生大熊貓的保護、觀察、及時救助等方面,都産生了重要的意義。
華裔科學家張蒙是團隊的負責人。他給丹尼爾提交了一份報告,然後開始口頭彙報這些事情。
“我們認為……”
丹尼爾一邊聽著,一邊隨意翻著報告,一直到到最後兩頁,他的眼睛突然死死地盯住了其中某一條。
“我們注意到,一些預測家,認為基地在未來短時間內有可能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
這個情況被放在了最後——顯然,即便是“科技惠澤眾生”團隊,這並不是那麼重視這種論斷。
丹尼爾近乎粗暴地打斷了張蒙的報告。
“地震的部分,你知道是哪些人預測的麼?”
張蒙的工作還是相當的紮實的。他只是頓了頓,就說了出來。
“應該幾個地質學家和氣象學家,當然還有一些業餘人士。一些觀測點發現了岩石應力一場,比如中國國有的石油公司等等。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在蓉城發現地磁垂分量日變幅明顯減小,變幅達1020納特的異常變化,這不一定是地震的問題,還有其它的可能,比如日曜之類的。最為主要的依據。也是報告裡引入的最主要理由,中國物理協會下屬一個委員會,認為為來一年,這一片地方有地震風險,而且提交給了國家地震局。這是這種預測沒有什麼用處,因為一年時間,中國不可能預警一整年。”
張蒙緩緩說出一個一個理由。
丹尼爾的眉頭皺緊又放鬆,放鬆又皺緊。他發現自己有了一個切入點,既然有前兆,他發現可以借題發揮,但是在中國,借題發揮是沒有什麼用的,只要政府頑固不化,丹尼爾不認為自己說一些話會有意義。
“您,感覺到什麼?”
張蒙是徹頭徹尾的美國人——第二代華裔,不過家庭的中國教育比較全面,這為他最終入選這個專案負責人增加了不少籌碼。但是作為一個一直在美國工作的人,對自己的老闆還是很瞭解的,不論是911,還是卡特裡娜,這位老闆似乎都曾經有過一些神神叨叨的預言。
難道,這一次他的預言來到了中國?
丹尼爾瞥了他一眼,沒回答他,只是頓了頓,下定了決心,“張蒙,你們現在馬上做一個地震的文字出來,明年我就要,能做成什麼樣就做成什麼樣,知道了麼?”
盡管懵懵懂懂,但是良好的職業素養還是讓張蒙相當迅速地點頭,並且去操作了。
丹尼爾則開始透過自己在中國的人脈網路,尋找一些真正有話語權的人。他的腦子裡突然顯現出一張臉空,去年,他在滬上跟他有一面之餘,手上也確實有他秘書的聯系方式。但如此貿然找去,恐怕不會有人相信。
“還是算了。”
丹尼爾放下手機,開始透過蓉城地方聯系川省的領導。
接下來就是忙碌、忙碌、忙碌,張蒙、團隊、丹尼爾,還有一層一層的關系——丹尼爾最終聯絡到川省的一把手,這也就是他,除他之外的任何好萊塢明星都不可能有這個面子了。
不過,當他拿著張蒙趕出來的報告,和他一番懇談之後,並沒有得到想要的反應。
這位領導在他面前相當的誠懇,並沒有說太多的官話。
“桑德勒先生,說實話,如果可以,我們當然願意為了避免可能的災害來提醒民眾。可是,社會恐慌、生産秩序紊亂等等,也是我們必須考慮的事情……”
一個個理由,一個個確定無疑的理由,讓丹尼爾的努力失敗了。
他無法說服川省的領導做一些事情,最終只能失望而歸。
……
當丹尼爾坐在酒店裡,看著這份還算翔實的報告,愣愣不語。
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麼?
只能眼睜睜看見事情發展麼?
即便丹尼爾一直是個相當冷清的人,想到這一點,仍然不寒而慄。(未完待續。)
ps: 沒太監,怎麼會太監呢,都寫到這個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