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還在使用者積累階段,雙方的合作還不多。但b和《郵報》已經就使用《郵報》的電子新聞展開談判。
傳統媒體越來越受到社交媒體的挑戰,現在電子化新聞也受到更多的紙媒的重視。將電子化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提升,是衡量各家媒體主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和b展開密切合作,當然是《郵報》的一個絕好的轉型契機。
這是關乎生死存亡的事情。
一個千萬級的客戶群,而且很大一部分是沒有訂閱報紙習慣的年輕人,能夠面向這群人開戰《郵報》的新任務,不論如何,對於布拉德利來說,都比抓住丹尼爾來炒作銷量來的重要,這也完全可以解釋。《郵報》在處理丹尼爾新聞時,為什麼幾乎對丹尼爾團隊“言聽計從”。
不過是四個字:利益所在。
當然,丹尼爾團隊和b的密切關系,也讓布拉德利多少看出來一dian意思。
外界傳聞。丹尼爾和矽谷有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也不僅僅指他掌握了不少蘋果公司的股票。
《郵報》在奧斯卡前夕,將丹尼爾入行以來塑造的各類人物詳細描述,贊嘆不佳掩飾。幾乎將他描述為一個將商業和藝術結合的最完美的演員,是好萊塢電影期待走向的代表——藝術片和商業片的矛盾,一直以來都存在於好萊塢。尤其是頒獎禮前後。
影迷、觀眾總是抱怨奧斯卡的入圍影片根本沒幾個人看得到,票房低,排片少,表演的好還是不好,根本沒有太多觀眾基礎。而那些票房大爆發的電影,則很少被奧斯卡評委看在眼裡。這種矛盾的事情,放在獲獎人身上,也相當適用。超級偶像們出演的角色、符合大家審美要求的角色,也很少能夠得到認可,反而是扮醜、扮瘋狂、男扮女、女扮男,總而言之,只要不主流,就能體現出所謂的演技來。
這是個無解的問題。
獎項需要用這一dian來宣示自己的格調,而大眾的就是俗氣的,格調高的就是小眾的,這幾乎是個大家預設的真理。
但另一方面,獎項也需要關注度,需要收視率,所以如何協調這個問題,就成為了各大獎項頭疼的問題,就奧斯卡來說,一般情況下,將那些不怎麼重要的獎項授予大片,將主流獎項授予藝術電影,以維持藝術和商業的均衡。
《郵報》將這一現象剖析之後,把丹尼爾退了出來。
稱他是將藝術性和商業性融為一體的絕佳範例,《加勒比海盜》同樣也是將商業元素和人物塑造、影片內涵協調的最好的片子之一。
這一片入木三分的報導,在業內人的眼裡,幾乎就是在明確地給奧斯卡遞上梯子,加入他們真的想要把獎項給丹尼爾的話,《郵報》這些理由當然是相當說得過去的。
一撥聲勢浩大的宣傳,當然不可能瞞過羅伯特.艾格。
他們也很明白,奧斯卡評委多達5、6000人,無論如何,想要瞞住丹尼爾都是不可能的。但他們有這個信心,當丹尼爾意識到不對的時候,時間已經來不及他去做什麼補救了,更不用說他能做什麼。
但,看到這些報道,羅伯特還是不禁叫了一聲好。
這是丹尼爾目前能做的最好的選擇。
盡可能地鋪平他連樁影帝將帶來的波瀾和質疑,將這些動作做在前面,比做在頒獎禮之後,效果起碼要好數倍。如果是他連樁影帝之後,再來操縱媒體炒作,肯定會引起大部分的厭煩,坐實他手段厲害,人脈強大的傳聞,進而也就坐實了奧斯卡影帝是他運作而來的黑幕傳說。
不過,羅伯特等人並不打算做什麼。
他們採用捧殺的辦法,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不願意和丹尼爾撕破臉,希望在和他的合作中繼續收益。
而且,丹尼爾團隊固然在努力“止損”,卻沒法改變這個局最根本的威力。
這一次之後,丹尼爾幾乎不可能再拿一個奧斯卡,在一個一個新科奧斯卡影帝出爐之後,他的光芒就會一次一次被被掩蓋掉。加上喪失了輿論助力,幾年之後,丹尼爾也就是下個湯姆.漢克斯,在好萊塢還是響當當的人物,也是好萊塢最鮮亮的招牌之一,可也是已經被馴化的狼,不再有危及七大根基的能力。
所以,這些大片的報道,羅伯特看在眼裡,更多的也只是將它們看做是丹尼爾的掙紮而已,並不是那麼看在心上。
……
2月29日當夜。
在經歷了911、伊拉克戰爭等等風波之後,好萊塢最星光璀璨的典禮再度讓世人睜不開眼睛。
紅毯、明星、珠寶、晚禮服——
閃光燈、快門、尖叫聲、笑容——
這才是好萊塢應該有的奢華景象。
一掃去年的黑暗陰鬱風格,凱瑟琳.澤塔瓊斯今年受邀辦法最佳男配角,一身紅色漏肩禮服展現出窈窕身姿,去年她的黑色禮服下面還有9個月的肚子,今年已經完全恢複身材。
上屆妮可.基德曼影後妮可.基德曼淡綠色禮服同樣鮮嫩美麗,讓人深覺秀色可餐。
裘德.洛黑色禮服、黑色領結,裡面是白色襯衫,選用了最經典的穿搭,被紅毯主持人瑪麗婭.梅諾斯問及對拿下影帝的信心,把競爭對手,以《神秘河》入圍影帝的西恩.潘誇的天上有地上無,對丹尼爾卻不置一詞,無論如何,都給夠了媒體報道和猜測的餘地。
畢竟,他以《冷山》入圍,這部電影最先找過的人是丹尼爾.桑德勒,現在丹尼爾另以《加勒比海盜》入圍,雙方短兵相接,無論如何,也值得花費一篇筆墨,仔細分析一番“恩怨情仇”了。
丹尼爾在紅毯上也不是毫無存在感,除了裘德.洛被問及卻避而不答之外,今晚大熱門彼得.傑克遜卻大力地誇獎了丹尼爾一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