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傳奇人物的性格夠灑脫的。
幾個人擠眉弄眼了一陣,不再說起他。
話題就開始繞到之前的精靈派和船長派的爭執上,丹尼爾發現,好萊塢的規則簡直根深蒂固,三年前,當他進組拍攝《魔戒三部曲》的時候,雖然大家也都不是大明星,比較客氣,但話題總是圍著維果、伊恩、布蘭切特等資格更老的演員上的,後來隨著他在好萊塢的地位越來越高,每次碰面,談論的一多半都是他的話題。這種潛移默化的中心制,似乎也不是大家特意為止,反而是非常自然而然的。
他跟庫薩在來之前還順嘴聊起過一次,庫薩覺得這是因為他的話題多而且傳播範圍廣,可以作為消磨時間、防止尷尬的談資。
他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伊利亞笑著說看到網上爭得厲害,如果不是他的經紀人不允許,他都打算在b上支援精靈派一票。
“丹尼爾,你下回轉轉我的b,我只有10萬不到的關注者,你都快1000萬了,真希望我什麼時候也能有這麼多關注者。”
“已經超過1000萬了吧,好像就是兩天前,噢,我記得b官方網站還掛了一個宣傳橫幅在網頁抬頭上,7個零,都是綠色的小毛蟲彎成的,很有意思。”麗芙.泰勒是個b愛好者,經常po自己的日常生活上去。關注者比伊利亞也要多一dian。
“你們都有自己的b麼?”
維果是個保守派人士,對這種新奇事物不太熱衷,聽到你一句我一句地開始談論起來,不由心生疑惑。
沒想到的是,年紀最大的麥克萊恩把他嘲笑了一頓,說他還不如自己,他都有15萬關注者了。
一群豐衣足食的明星,除了聊八卦,談論一些悲天憫人的話題當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記者問起來。也能順嘴說上一句,掙個有同情心的形象下來。
說到這一dian,每次丹尼爾有dian什麼新聞,記者就喜歡去問這一幫合作過魔戒的演員,之後,他們就會打電話來和丹尼爾“抱怨”一番,反倒讓大家的關系變得不錯起來。要知道,雖然媒體報道裡,似乎合作過就會成好朋友。但其實都是面子情,總不能直白地說,我們一起拍了幾個月戲,但其實不太熟。
這不擺明告訴記者你們有仇麼。
好萊塢有時候非黑即白。非友即敵,似乎存在於普通人裡dian頭之交是不存在的一樣。
麗芙.泰勒把話題一轉,就又轉到了丹尼爾的肯亞之旅。
“我看到那些小孩子,可真可憐。住的不好,吃的不好。”
丹尼爾應了幾句,他其實很少開口。他一開口,大家就都停下來聽他說,然後他閉嘴的時候,就會陷入短時間的僵局,等到有人提起下一個話題來才又熱鬧起來,所以他基本上只是應和、接話。
新聞發布會準時開始。
2000多人在大使戲院座無虛席,他們坐在第一排。
凱莉市長做了非常熱情的致辭,把胖彼得給好好誇了一頓,類似“紐西蘭之光”這種帽子,一個接一個地套上去。
等她說完,主持人開始邀請主創人員上臺。
彼得上去的時候,掌聲相當熱烈,顯然,作為主力的惠靈頓觀眾,對這個為紐西蘭在好萊塢揚名的驕傲相當有好感。
不過,丹尼爾上臺的時候,大戲劇院都快被掌聲給掀掉了。
自從“精靈事件”之後,他在紐西蘭,尤其是惠靈頓的人氣一直非常高,隨著《諜影重重》《加勒比海盜》等片子在紐西蘭上映,他的人氣在略有下降之後又反彈回來,甚至比之前還要高。前段時間,精靈派裡的主力,有不少其實就是紐西蘭人,作為《魔戒》電影的誕生地,他們對其中的每個角色,包括精靈王子萊戈拉斯都非常重視。
丹尼爾也沒有辦法,他雖然不想出風頭,但這也不是他可以掌控的,只好表現的更加謙遜一dian。
不過想一想等會兒的事情,恐怕這也沒什麼用處。
一系列安排之後,大家意外地看到有工作人員捧了一個藍色天鵝絨的盒子上去,遞給了凱莉市長。
彼得則帶著主創們下場,唯獨留下了丹尼爾。
“藉著今天這個讓人開心的機會,為了感謝丹尼爾.桑德勒先生對惠靈頓和紐西蘭的貢獻,他創造的精靈王子形象,讓全球無數人瞭解和愛上紐西蘭,愛上惠靈頓。當然,也為了表明我們對丹尼爾先生在反對戰爭和難民問題等事業上的卓越貢獻的尊敬,惠靈頓市政府決定授予丹尼爾.桑德勒先生惠靈頓市榮譽市民勳章,今天我將在這裡,當著各位尊敬的客人的面,把這枚勳章授予丹尼爾先生。”
大家這才恍然大悟,為了給他們一個驚喜,這一安排並沒有放在議程單裡。
在丹尼爾笑著從凱莉市長手裡接過勳章的時候,大家都站起來鼓掌。
兩人手捧勳章的照片,也成為第二天全球各大媒體的新聞之一,在丹尼爾的自由百科上,又要添上一條。(未完待續…)
ps:昨天第二更,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