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羅伯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傑瑞·布魯克海默。
他話早在一年前就丟出去了,在他們還在談論《黑鷹墜落》的時候,丹尼爾就賣了個大面子給他,沒有應雷德利·斯科特的邀請加入爭奪,而是拱手將角色讓給了傑瑞看好的喬什。後來他說手裡有一個在準備的關於海盜的本子,希望能邀請丹尼爾,丹尼爾甚至沒看劇本就答應下來。
然後現在,丹尼爾明確有了態度,傑瑞跟他說:不,現在我不希望你來演。
即便是傑瑞這樣的金牌製作人,要做出這種事也要等著被人嘲笑了,同時還要承受跟丹尼爾全面翻臉的準備——他不怕,但為什麼要呢?為什麼要和一個前途無限的巨星翻臉呢?這是個和氣生財的圈子,即便背後撕的血肉模糊,人前還是你好我好。更不用說,今天,丹尼爾和傑瑞還實打實有交情在。
丹尼爾用自己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編織的人情網路將三個決策人包裹進去,只為了《加勒比海盜》這套電影,可謂用心良苦。但為定鼎未來五到十年內的地位,丹尼爾不得不如此行事。
……
《加勒比海盜》三人組的商量的訊息很快就到了丹尼爾的耳朵裡。
傳話過來的是個誰都想不到的人。
羅伯特·艾格!
邁克爾·艾斯納很強硬,所以董事會把溫和一點的羅伯特扶上ceo的位置,但他們沒有明白的是,一個人的強硬與否,除了個性還跟位置有關,以前羅伯特·艾格在邁克爾的強壓之下,不得不表現溫和,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已經是執掌這座航母的最高指揮官。一個任期五年,除非有重大失誤,否則董事會不可能罷免他,這對股價的影響是很重大的。所以羅伯特已經不需要再掩蓋自己真實的性格了。
他同樣獨斷專行。
他認為丹尼爾適合傑克船長,為什麼不適合?傑克是個正面人物,是個討喜的人物,找來一位演技超群、帥氣無比、人氣高企、號召力驚人的a-ist巨星出演,為什麼不合適?怎麼不合適?
這是羅伯特內心的想法。
至於戈爾描述的那個樣子,在他看來實在是有點嘩眾取寵,雖然在傑瑞的協調下,他容忍下來,畢竟他不是專業認識,戈爾才是導演。但當丹尼爾站在面前的時候,羅伯特的那點隱忍就顯得很沒有必要了。
有丹尼爾這樣一個無比合適的人選來支撐羅伯特對故事主角的既有想象,為什麼一定要走的那麼驚險?將主角塑造成一個非主流的人物。
討論時,羅伯特也看出來丹尼爾和傑瑞以及戈爾都有交情,不然以傑瑞的強硬,不可能不支援自己選擇的導演,何況,他本人也不建議選丹尼爾。
所以羅伯特給丹尼爾打了個電話。
丹尼爾的私人電話知道的人不多,但羅伯特、施耐德這些人肯定是知道的。
“戈爾。”丹尼爾念出了這個名字,他準備了很多,甚至在戈爾未發跡的時候就和他結交,這是在算計戈爾,但說實話除了內心所想,其他方面和真正的結交毫無差別,在拍攝《午夜兇鈴》的時候,丹尼爾也全無保留地給出自己的想法。平時兩家來往,也都自然而然,彼此相得。
可是戈爾居然就真的想要斷絕他出演的希望。
至於傑瑞,丹尼爾知道傑瑞最終會選擇自己的,他不止《加勒比海盜》這一套片子,以後合作的機會還多,何況,丹尼爾手底下已經有了一家制片公司,投資了兩部電影,合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所以,其實丹尼爾不需要做多少,只要等待傑瑞決定,然後戈爾屈服。
事情有這麼容易麼?
丹尼爾保證,這會兒約翰尼·德普已經得到了訊息,即便之前他對這樣一個機會不會怎麼看中,但現在有丹尼爾參與其中,丹尼爾相信,德普會改變想法的。
德普在圈裡多少年了,人脈關系不是丹尼爾能比的,丹尼爾的先手是否能夠頂得住德普的攻伐,一切都未知的。
……
如丹尼爾所料。
傑瑞和羅伯特的態度讓戈爾擔心丹尼爾最終贏得角色,從猶疑到堅定是很短暫的一個過程,戈爾確實已經下定決心要阻擋住丹尼爾,所以他把訊息遞給了約翰尼·德普和特雷西·雅各布斯。
這部電影對丹尼爾未必不可缺少,但對他來說卻無比重要,這是戈爾所想。
德普最近一段時間居住在紐約,去年九月的事情發生後,他回到洛杉磯住到聖誕節,隨後又回到了紐約,當然這中間還有工作。
得知訊息的時候,特雷西和他有一點猶豫。
《加勒比海盜》在他們看上去,不是那麼有吸引力,不論從賣相還是片酬上。但問題在於,丹尼爾在強勢爭取這個角色。
今天的丹尼爾和約翰尼·德普還有差距麼?差距只存在於年齡上了。
在片酬上他甚至已經超過了德普——一個商業價值沒有得到證明的a-ist演員。獎項上也是,丹尼爾已經有奧斯卡在手,盡管只是個配角,但德普什麼也沒有。
所以丹尼爾看得上的電影,德普憑什麼看不上?
這就是特雷西和德普樸素的想法,盡管有點羞恥,但這麼考慮問題很實際也很實用。
因此,基本上德普沒有猶豫很久,就決定去爭取這部電影。
——————
一萬字一萬字,拖延症發威了,順便求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