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齊魯,入洛川,徐清忍著腚一路西行,還看了黃河,倒是上官儀和徐清不斷討論詩歌,說是討論,可徐清哪裡懂什麼詩歌,只能聽這上官儀大發議論。
到了黃河上唸了一首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一首詩直接將上官儀鎮住了,雖然上官儀有才,但是畢竟詩歌發展還不成熟,盛唐詩歌隨便一首也能鎮住他。徐清終於得到安靜了,上官儀不敢再發議論,說一千道一萬,結果寫出來的詩還不如別人,怎麼議論?
河南是平原,官道也直,另外河南被開發的比較充分,人煙多,不會幾十裡不見人,所以徐清一天也能多走一些路,六天時間,就到了洛陽,這是上官儀告訴他的。
到達洛陽已經是晚秋時節,滿目蕭索,不過進了城卻好一片繁榮景象,畢竟是古都,雖然唐朝不是在這裡定都,但還是人口繁密,經濟發達,算得上中東部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許多文人騷客聚集在洛陽賦詞寫詩,喝酒品茶,上官儀大約就是來幹這個事的。
洛陽城中,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商鋪林立,屋舍儼然。
上官儀非常想拉徐清去參加詩會,有這麼一位有詩才的朋友,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雖然自己詩才不夠。其實上官儀可是一種詩風的開創者,為詩歌發展貢獻頗大。
而徐清卻不想去,第一他不想太有名,自古文人相輕,他的那些詩歌任何一首拿出來都可震驚唐初文壇,肯定會有嫉妒小人之類的,他現在還太弱小,名氣與實力不成正比,不想熱太多麻煩。第二徐琪那丫頭躲在後面使勁掐徐清腰間軟肉,也不知怎的,她特別不喜歡上官儀,一路上悶悶不樂。
上官儀無奈辭別了徐清,而徐清牽著驢走在大街中間,毫不起眼,加上他刻意低調倒是一路無波,在客棧定了房,吃了飯,好好休息一番。徐琪那丫頭卻十分想出去玩,看來自古女人愛逛街是不錯的。被徐琪纏得煩了只得領著她出去了。
集市上好不熱鬧:
“嘞———高樁兒的嘞———柿子嘞———不澀的嘞———澀的還有換嘞!”
“蘿蔔賽梨哎———辣來換!”賣心裡美蘿蔔的吆喝:“裡外青的蘿蔔嘞!”
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
“一大一條,二大一條,我不是賣黃瓜的,我是賣大小金魚的!”賣金魚的吆喝:
賣桃子的就更吆喝出個花兒:“這不是大姑娘紮的,也不是二姑娘繡的,這是三姑娘逛花園一腳踩下一個扁蓋兒桃!”……
“刮子篦子———刮子篦子!”
“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麵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
吆喝聲不斷,聲聲入耳。徐琪拉著徐清這裡看看,那裡看看眼睛都要被勾出來了,徐清也沒有讓她失望,各種小吃吃了個遍,晚飯是吃不下了。那些好看的,好玩的也選便宜的買了些,徐琪也不嫌累,硬要自己抱著,不肯讓徐清拿,彷彿怕被搶了似的,徐清啞然想到,這和後世的女生不同,她們都是買了包包,專門給別人提著。
正逛得起勁呢,前面的人群一陣騷亂,迅速圍了一個圈子來…… 這恐怕算得上國人的特有技巧,製造空間,無論多麼擁擠,只要有人了好戲看,自然就能省出空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