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庸沉默了片刻,面上神色變幻,輕笑道:“好一個高處不勝寒,想來謝氏明面上不食人間煙火,實際上卻被時局所困。”
一語驚醒局中人,但謝庸心中更多的卻是無奈。
樓修文所言,同樣令青瑤感慨良多。前世昭宗駕崩後,謝家亦是決心力挽狂瀾的,但其聲勢並不如賈氏,是以幼帝登基後,賈氏把攬大權,謝家行事備受掣肘。再後來,山河湮滅,性命尚且不能保全,謝家已經失了扭轉時局的契機。
可見,人謀也需天時,脫離實際,居於寒風瑟瑟的高處,一膽天崩地坼,高處的人們便連拾撿地上一根稻草的力氣也使不出來。
“我之所言,並非想讓謝家參與奪嫡,謝兄不必有所負擔。”樓修文眼就見謝庸面色凝重,連忙擺手輕笑道。
謝庸再次謝過好意,一張的明淨的臉龐重新陷入朦朦朧朧的迷影裡。
……
永昌侯府。
青瑤沒有隱瞞自己隨樓修文去鸝安閣的目的,並將所見所聞告知了父母親,當然,還有謝家的意願。王茂彥靜靜聽完,心中五味陳雜,尤其對曹晃的行程十分關注。正如青瑤所料的那般,王茂彥也表示,即便沒有器樂之事,王氏也定會應允謝家所求。
“一方面要避開北魏的要挾,另一方面,則需阻止太子殿下與北魏達成的和議……”王茂彥話音緩慢,沉聲道:“此事太過棘手,且不宜後拖,一旦曹晃表明來意,朝中那些沒有脊骨的大臣便會力求和解。”
這一點青瑤何嘗不知,凝思半晌,也只能沉嘆道:“此事待之後與謝庸細細商議吧。”
王茂彥微微頷首,轉過話題道:“說起謝庸此人,聲名不顯,卻不想皇後娘娘竟放心將聯合世家之事交由他主理……且鸝安閣之名我也聽說過,是個紛繁之地,沒想其背後的勢力竟是謝家。”
“父親便只聯想到皇後娘娘不成?”
青瑤嘴角噙了淡淡的笑意,抬眸定定地看向父親,“謝氏對陛下一片赤忱忠心,便說謝庸襄助汪伶之販馬之事,明上說是頂受不住謝皇後的威壓,可實際上還不是陛下的意思。父親細想便知,陛下定是知道謝庸有這門道的。”
“更何況,陛下盛寵謝家,依著他疑人的心性,又怎麼可能會是這樣的場景?”青瑤壓低了聲音,繼續說道:“那便只有一個解釋,陛下定在暗中扶持謝氏。”
聞言,王茂彥不由驚愣住……
半晌,他才緊皺了眉,凝聲道:“這是最合理的解釋了……倘如你所料,我只希望陛下看清利弊得好,在想出兩全的法子前,對北魏提出的要求盡量拖延。”
青瑤亦是頷首。
這時,外間有小廝站在門外稟告道:“老爺,夫人和伍管家來了。”
“知道了。”王茂彥淡淡出聲,隨即對青瑤輕點了下頭。
“老奴見過老爺、小姐。”伍續躬身行禮後,目光稍抬,這才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拿出一張紙呈上。他原本在賬房忙著,忽聽江氏要三脈器樂缺失的名單,連忙將這東西從上了鎖的櫃子裡拿出來,動作間是毋庸置疑的謹慎。
這不僅僅因著器樂之事關節甚大,還因著他去三脈府邸核對器樂時,總覺得有些怪異之處,卻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是核對過的名單,請老爺過目。”
伍續沉聲說道:“這名單,今早時老夫人便要了一份,並就過借器樂給三老太爺脈中的事點了頭,說等祭祀之期將近,便將東西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