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陛下還是決定讓王青瑤入宮!
謝皇後神色微沉,不禁想起當初太子有意求娶青瑤時與她說的話來,字字懇切,除了那份心意,最打動謝皇後的卻是王青瑤與旁人不同的格局。機敏而有所決斷,心慧而知分寸,若日後是太子登基,王青瑤在後宮定能有所匡助……
只是這世上的事不盡然能合心意……這樣便也罷了,謝皇後雖然覺得惋惜,卻已然放下青瑤這顆珍寶,可如今明宗皇帝之所以重新拾起,也是因為和謝皇後動了同樣的心思吧。
謝皇後心頭浮起一股莫名的情緒,酸澀難當,可面上的神色卻定定地沉了下來,“青瑤,若你信任,此事便交予本宮吧。”
“無論是章鳳臺之行,還是今日紫微驚鴻,本宮都不曾牽扯其中。”謝皇後的語氣裡多了一絲鄭重,繼續說道:“你既然心意未改,本宮也願意成全你。或是宮苑深深,或是江湖之遠,本宮只希望有朝一日你不會為自己的選擇而後悔。”
青瑤神情微滯,隨即笑意清淺,定定地朝謝皇後頷了頷首。
如果說謝皇後前半句話是出於解釋,那麼後半句話,則是出自真心地為她的處境著想。青瑤看著謝皇後這張熟悉的面龐,不由思及前塵裡謝氏對她的教導來。
她不應該猜度謝皇後的……王青瑤改涕色為笑意,心頭似升起了暖陽般,輕聲說道:“全憑皇後娘娘做主。”
言畢,她又鄭重地行了一禮。
謝皇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對旁白的宋嬤嬤說道:“奉本宮懿旨,涉事奴婢即刻羈押審問,並將乾天院中侍奉在旁的宮人傳了問話。”
宋嬤嬤愣了片刻,便聽謝皇後補充道:“陛下那裡有本宮擔責,你無須擔心。”
“諾。”宋嬤嬤聞言,終躬身退下了。
樓貴妃看著眼前一幕,更覺詫異,暗道:“謝王兩家交情不深,且青瑤這是第一次進宮,可為何皇後娘娘竟能為青瑤做到如此地步,即便很有可能因此事而觸怒陛下也在所不惜?”
“謝皇後娘娘。”青瑤拜謝道。
樓貴妃自也隨之謝過,但心中疑慮已是更甚……謝皇後讓青瑤和樓貴妃先在華清宮裡等宋嬤嬤那邊處置的結果,自己則去參見明宗皇帝。
偌大的華清宮因著人心頭的那股焦灼反而愈發地顯得清寒。樓貴妃的視線重新凝聚在青瑤的身上,見她雖然神色鬱郁不歡,可行止已不見初時的紊亂,“如此沉穩的心性,與修文真是應了戲文裡的景,可任憑郎才女貌,甚至不去介意她與太子之間的那些閑語,又能怎麼樣呢?”
那又能怎麼樣呢?皇恩眷顧,誰又能借口推辭?
樓貴妃停下心頭已然有些紛亂的神思,目光重新轉向匆步進殿的宋嬤嬤身上,“如何?”
宋嬤嬤恭敬地行了禮,可面色凝重,語氣也遲疑起來。樓貴妃悶極,方欲出聲相問,卻聽一旁的青瑤悲頹出聲:“事情很難辦是麼?”
“那宮女雖已招供,可事情卻牽連所及,婢子已不好再追問下去。”宋嬤嬤有些慚愧地點了點頭,“原是太子妃宮裡的奴婢唆使她的。”
樓貴妃聞言一愣,輕瞥了王青瑤一眼後,繼續問道:“可有派人去東宮傳喚?”
“婢子如何敢?”宋嬤嬤稍稍抬眸,“這不回來問娘娘的意思麼?”
“那乾天院那邊呢?”樓貴妃出聲相問。
“乾天院的人到底身份使然,即便是有皇後懿旨,也不好用刑逼供的。”宋嬤嬤一邊應話,神色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