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大人的目光裡滿是激賞之色,他伸手拍了拍樓修文的肩,沉聲道:“後生可畏啊!”
“若不是這支陶角,眼前的迷霧也不會那麼快便理出了頭緒,所以,修文還需多謝您。”
“這陶角也是子晤尋到的,老夫可沒什麼功勞。”李老大人擺了擺手,說道:“若有什麼需要老夫幫忙的,可盡管提。如此,也算老夫盡了一份心力。”
樓修文凝思片刻,正想搖頭拒絕,便聽見青瑤輕聲開口道:“晚輩想了想,倒的確有一件事,想請老大人從中周旋一二。”
“何事?”
青瑤眼神微動,應道:“青瑤指的,便是那些陳情奏疏。”
“即便被貶到巴蜀之地,但老大人在臨安為官多年,又是兩朝元老,只要您願意抹下自己的面子,相信即便是當初因政見不合而嫌隙頗深的謝大人,也會幫您把這奏疏呈到禦前的。”
李永逸對青瑤的說法不置可否,但渾濁的眸光裡卻漸漸摻雜了些晦澀的意味。
青瑤定定地看著面前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拱手說道:“青瑤覺得,老大人不必抹這面子,那奏疏便讓賈大人再壓上十天半個月又如何?”
“可蜀錦價格飛漲事情,再不加緊處理,定會民怨四起……”李永逸萬沒有想到青瑤竟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來,忙出聲說明其中關節。
“蜀錦價格飛漲之事,我們自會想辦法解決。老大人放心,定不會讓此事傷及蜀地的經濟根本。”
清麗的眸子裡滿是自信之色,青瑤補充著道:“李老大人且盡管繼續向陛下稟呈奏疏,若賈大人壓下一封,您便再寫一封,若他壓下十封,那您便再寫十封……”
聞言,李永逸的目光不由微滯,問道:“青瑤小友這是打的什麼主意?”
青瑤並不向他解釋其中緣由,只道:“您便應了青瑤的請求吧,且這風波過後,老大人要是運氣好的話,或許能重返臨安也說不一定。”
李老大人不相信地吹了吹自己的花白鬍子,哼聲道:“重返臨安?小友的意思是,讓老夫再回去與那謝老頭鬥嘴?”
“汪狗才不樂意老夫回去呢。”
汪狗指的便是汪文全……
李老大人眉眼一翻,只當青瑤開的玩笑話,但奏疏的事情卻是應下了,“沒想到,老夫來此處一趟,竟心無雜唸的回去了,真是樂得清閑自在。”
“也罷,這兩樁事情老夫便不過問了,反正如今老夫不過是個不起眼的小官而已,再沒了什麼說話的權利……”
李老大人自我挖苦著,隨即長嘆一聲,“道是‘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啊。”
……
親自送別李永逸後,樓修文的視線便定定地落在青瑤身上,問道:“奏疏的事情,你是怎麼打算的?”
青瑤漆黑的瞳孔裡閃爍著莫名的光亮,彷彿一輪倒映在古井裡的明月般動人心絃,“等蜀錦價格飆升的風波告一段落後,李老大人的奏疏如果適時地出現在陛下面前,你說朝中會是怎樣的情形?”
青瑤凝思片刻,繼續說道:“扣下這道道奏疏的賈長易定會為陛下所疑,而李永逸大人,如果朝中有忠正之臣規勸陛下,未嘗沒有重返臨安的機會。”
樓修文靜靜地聽著,目光則愈發地顯得柔和,“那蜀錦的疑難如何解決,你已經有想法了?”
青瑤聞言微微側頭,“你不是已經想好了嗎?”
樓修文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他沒有料到,青瑤竟與自己想到了一處。
不管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對樓修文而言,如何解決是一方面,而問題由誰解決,則是另一方面的內容了。
只是在那之前,他還需要等羅俊回來……
“雨似乎變小了……”青瑤瞥了一眼飄落在門口走廊上的雨點,口中呢喃著道。
時間彷彿日晷面上投下的針影,正一圈一圈地驅趕著夜的腳步,而青瑤心頭的那股焦慮之感亦是愈發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