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怎在此處?”樓修文從不遠處踱步過來,走進涼亭,便一眼瞥見了青瑤手中的“扇子”,面上不由莞爾一笑,“用我的吧。”
樓修文遞過手中的摺扇,見青瑤耳尖微紅,心頭竟莫名地愉悅起來。清雅如風,樓修文關切地問道:“你的身體可還有大礙?”
樓修文不問還好,這般一問倒叫青瑤又想起那天的事情來,她有些扭捏的應道:“已經沒什麼事了,虧了倚香在旁照料著。”
倚香敏感地覺察到氣氛稍凝了一瞬,正想著要不要出聲說些什麼的時候,便見到自家小姐緩緩抬頭,“師弟是來找師父的嗎?”
“小姐這算什麼問話?”倚香聞言不禁暗道,心裡已是樂開了花。
樓修文點了點頭,眼看青瑤接過摺扇卻全然忘了要扇涼的本意,便覺得彷彿心裡的一角有縷縷陽光正在蔓延。
他知道青瑤性子,此時是最容易退卻的,便轉而說起正事來,“昨日我收到了宇鴻的書信。”
“是從淮河一帶寄回來的。”看著青瑤有些詫異的目光,樓修文輕輕一笑,繼續說道:“自從魏軍破了宿州城防後,京都那邊甚至派出了精銳部隊,準備南下接應。原已打算退隱的陳老太爺,終是決定請命出征。”
“年近七十的他,竟還在陛下面前請了軍令狀,誓要驅逐魏賊。”樓修文眸中似有淡淡星芒灑過,隨即輕笑一聲,一改鄭重之色,“陳宇鴻也不知如何起的心思,竟執意跟隨著出征。”
“陳家上下哪裡願意,好說歹勸,可他最後竟說動了陳老太爺。”樓修文戲謔一笑,“他來信與我說,當他將隨軍出征的決定告訴他祖父時,陳老太爺竟覺得自己以前都錯看了他這個陳家嫡長孫。”
青瑤也不禁輕笑起來,“大概是在吉昌受了些打擊。”
“不過疆場戰火紛飛,刀劍無眼,他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倒叫人心生佩服。”
青瑤想起陳宇鴻莽撞的樣子,也覺得去戰場磨練一番對他並不失為一件好事。她輕點了點頭,接著輕聲說道:“且我父親的案子,自淮水支流的濱河開始,就是一樁局。因出了這樣的事,無論誰人接手前方兵事的指揮權,陛下都不見得放心。”
“可是陳老太爺不一樣。”青瑤目光微轉,繼續說道:“他得陛下信任,通曉兵陣之法,又深得邊關將士愛戴,滿朝文武卻沒有別的人比他更適合上陣退敵了。”
樓修文笑了笑,“看來你對此戰很有信心?”
青瑤搖了搖頭,“是對大梁軍民很有信心。”
“而且此戰過後,我父親的案子也會被證清白。”青瑤將視線投向遠處,沉聲說道。
樓修文看著少女眼中的靈動之色,眉目間愈是溫潤,“你放心吧,你父親的案子,臨安那邊該了結的已經了結了,如今隨著盤莊殺人案告破,審得的一應證據都會快馬送至大理寺。”
“最後剩下的,不過差了濱河那一帶的證據了。”樓修文目光微轉,“陳老太爺既決定掛帥出征,即便戰局如何瞬息萬變,軍方到底是何人勾結外賊都會露些端倪的。”
樓修文的語氣並不淩冽,眸光似亭前的湖面般波瀾不起,卻又沉甸得似夜空般幾欲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