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君實直接在江府裡住了下來。
日子方過一天,早晨的江府還氤氳在日光薄霧裡,蘭巷中便是迎來了一位極為重要的客人——崇文書院的院長,樓敬之!
崇文書院坐落臨安,乃是大梁國中與權利交集最深的學府。大梁未設太學,可這崇文書院卻是佔了太學之實。
其中學子無一不出自勳貴之家,世子親王也多在這所書院就讀,而書院中的教書夫子,也多與臨安世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便說這院長樓敬之,不僅身為一代名儒,還出身臨安樓家,早年時還任過禦史大夫一職。
府裡小廝進來通傳樓敬之到達的訊息時,正在外祖父書房裡習書的青瑤卻是驚得筆尖的墨都掉在素紙上,頓時暈染一片。
江老太爺見狀沒有出聲訓斥,反一雙眼睛笑眯眯地看向王青瑤,說道:“不若一同出去相迎?”
王青瑤收起被弄壞的素紙,朝外祖父點了點頭。
她跟隨著外祖父走到門口,見樓修文和外祖母已經等候在那裡,此時正與一個身穿布衣的老人寒暄著。
老人看上去差不多五十來歲的模樣,胡須已經見了一些星白,但身子硬朗精神矍鑠,此時迎風而立,骨子裡竟隱隱透出一股子松柏的傲然之氣來。
青瑤想著,這應該就是樓敬之先生了。
樓修文見王青瑤隨江老太爺前來,原本平靜無波的臉此時不禁染上了一抹笑意。
江老太爺親身上前領路,口中熱切地喚道:“敬之兄,別來無恙啊。”
“別來無恙,別來無恙……哈哈。”樓敬之抱了抱拳,回聲道。
原是兩人曾經同朝為官,交集雖不算多,頗有幾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味。如今雖隔了多年未見,卻有著許多道不盡的話題。
“聽說子安兄竟是打算在吉昌開設書院了?”樓敬之開口問道。
江子安高興地點了點頭,一邊上前領著樓敬之去正廳,一邊說道:“的確是有這個打算,如今敬之兄前來,我正好有些討教的地方,哈哈。”
“那真是恭喜吉昌江家了。”樓敬之笑著撫了撫胡須,道:“子安兄倒也不必客氣,旁的不提也罷,不過說起這開設書院之事,你若有什麼疑難,可盡管說來聽聽,沒準我還真能出些主意。”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兩個老人朗笑著走在前頭,還未走到廳上,竟直接略過繁縟的虛言,說起建書院的一應相幹事宜來。
似是被這樣的一種氣氛感染,王青瑤的心頭竟是難得的一種自在,便默默地跟在後頭緩步走著,一邊仔細地聽著兩個老人討論。
在她後頭兩步,樓修文正領了五六個小廝不緊不慢地跟著。
王青瑤心中好奇,便微微側過了頭,見小廝們使了力氣抬著三個箱籠,看上去竟還有些沉。
“莫不是送的禮?”王青瑤心中暗暗猜測著,此時卻不好出聲詢問,只得轉了話題對樓修文小聲問道:“聽說樓公子要在吉昌多呆些時日?”
“是的。”樓修文面色平靜,可一雙眼睛裡卻滿是笑意,“怎麼,王姑娘不歡迎?”
“怎麼會?”王青瑤下意識搖了搖頭,抬頭卻見廳上已經到了,只得收住了心頭的諸多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