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樓修文就顧先生匆忙前來拜訪江家的舉動給自己提過醒,但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江家明確表態站在王茂彥那邊,陳宇鴻才突然反應過來。
“看來顧先生是受人之邀,才選擇出仕的,而他身後的人,對王鎮撫使的案子也是相當地感興趣呢。”
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混亂……
陳宇鴻開始沉默下來,想要試探江家此舉是否如實的人,不會僅他臨安陳家一個,顧先生恐怕比他還要坐不住吧?
果然……
“可在顧某看來,江翰林的歸隱之語倒怕是會讓天下計程車人們更加難以抉擇呢。”顧湛笑了笑,轉朝著江老太爺說道:“有道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江老先生既有此中心志,想必在不遠的將來,吉昌書院便將會為大梁培育出無數俊傑棟梁。”
“如今大梁的後生晚輩之中,亦有不少才學之士。顧某有一侄子,名喚子淵,自小便由我親自教導詩書,他文質彬彬,博而好識,是個習儒經的好苗子。”
顧湛從懷中拿出一封推薦信來,繼續說道:“只如今顧某有意躋身朝堂,卻是擔心誤了他的功課,江老先生既有意開師收徒,不如考慮一下顧家子淵。”
眾人眼睛不由一亮。
“臨安三傑”的名號,在場的儒生誰沒有聽過呢?若江老先生收了顧子淵為弟子,定會被傳為一段佳話。
小廝恭敬地把顧湛手中的推薦信接過,可走到江老太爺面前時,江老太爺卻是輕輕地擺了擺手,示意小廝放在案幾上。
眼見得這般情形,眾人也不由得替顧子淵捏出一把汗來……
顧湛驚愣了下,問道:“江老先生這是何意?”
“顧先生親自教導的少年,學識根基自是不錯。只是吉昌與臨安相隔千裡,這小郎若真捨得下臨安城中的花團錦簇,我也是願意教導他的,且也得他當面拜師,才算入了我門下。”
“故今日我不能將他正式納為弟子。”江老太爺笑著解釋道。
眾人一聽,倒也是這個理。僅憑一封推薦信便想打動江子安,怕是誠意有些不足。
“能得先生教導,子淵求之不得,讀書本就是清寒之事,又哪能沉醉於花團錦簇的富貴安然呢?”顧湛笑著說道:“且待我急馬修書一封,便使了子淵親自前來吉昌,向先生討教。”
席間另一個名儒聞言,朗聲笑道:“這麼說來,顧家子淵是立志做江老先生的大弟子了?哈哈……”
江子安聞言擺了擺手,笑道:“別的且不提,顧家小郎這大弟子怕是做不成了。”
“啊?”眾人不解地驚訝出聲。
樓修文抬頭看了一眼江家父子面上那般輕松閑談的模樣,劍眉不由一蹙。
“我心中打算收的第一個弟子,卻是已經定下了。”江子安朗聲笑道:“青瑤,還不過來行拜師禮?”
席上原本言笑晏晏的氣氛不由一滯。
大梁境中,女子拜鴻儒為師的先例不是沒有。只說當朝謝皇後,自幼便由良師教導,是正正經經行過拜師禮的。
但也僅此一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