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請看。”鄧頤斐朝那幾樣軍械指了一下,“蟒甲只能應付凝霜刀的砍劈,根本就擋不住箭矢與長槍。龍鱗甲也只能應付戰刀的砍劈,在箭矢與長槍面前沒有任何防護效果。梭槍更糟糕,數次刺殺之後就必然缺口斷角,無法繼續使用。”
“你是說……”朱孝信從小在軍隊裡長大,對軍械的效能瞭如指掌。他遲疑了一陣,朝李洪濤問道:“將軍的意思是,要置辦更好的軍械?”
李洪濤掏出了那張記錄著各種軍械的紙張。“請世子過目。”
“這是……”
“末將的另外一個文書在崮梁打聽過各類軍械的價格。”李洪濤沒有將蔣晟的功勞佔為己有。“據末將所知,按照虎嘯軍的軍制,除了提供最普通的軍械之外,官兵若想獲得更好的軍械,只能自己購買。末將粗略計算了一下,如果要為甲隊一百多名官兵置辦最好的裝備,至少需要五千兩白銀。”
朱孝信立即露出了驚訝的神色,大概他也沒有想到軍械會這麼貴。
“可是……”朱孝信立即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將軍有必要為所有官兵都置辦最好的軍械嗎?”
李洪濤苦笑了一下,說道:“世子可否聽過一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朱孝信微微皺了下眉毛,思考著李洪濤說的這句話。
“雖然士卒貴在勇猛,如果他們連一件合手的武器都沒有,如果他們連一套可以擋住敵人箭矢的盔甲都沒有,勇猛從何而來?末將堅信,一個好的將軍,必然是一個愛護部下的將軍,是一個把每一個部下都當作自己的親兄弟看待的將軍。”李洪濤也在觀察著朱孝信的神色變化。“就算拋開這些個人感情,從長遠發展來看,一名有經驗的老兵比十個新兵都要重要。經驗何來?只有參加過戰鬥,並且活下來,才談得上經驗……”
“將軍的話,孝信明白。”朱孝信心裡也是一陣翻江倒海。
李洪濤這番話正好說到了他的痛楚上。在接手少營的組建工作之後,朱孝信遇到了很多的麻煩。不說別的,光是兵員問題就讓他極為頭痛。新招募到計程車兵幾乎都被其他幾個主營拉走了,留下來的沒有幾個,素質還非常差。
現在虎嘯軍的情況,歸根結底,就是士兵在戰場上的“生還率”太低。這也正是李洪濤說的重點,如果大部分士兵都能夠活著離開戰場,虎嘯軍會出現眼前的問題嗎?
朱孝信不是笨蛋。雖然為士兵置辦軍械需要花費很多的銀兩,但是比起那些有經驗的老兵來說,這點錢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反過來,就算有錢,也買不來有經驗的老兵。
“將軍,過幾日孝信就去找父親要軍費,爭取……”
“世子,此事不可。”李洪濤趕緊打斷了朱孝信的話。
朱孝信微微皺了下眉毛,不太明白的看著李洪濤。
“現在處處都需用錢,主公手頭必然緊張,如果此時再給主公添麻煩,恐怕……”
“將軍能處處為大局著想,孝信深感欽佩,只是這軍械一事……”
李洪濤摸了摸下巴,同時在桌下踢了鄧頤斐一腳。
“世子,卑職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
朱孝信朝鄧頤斐看了過去,對“文化人”,他總是很客氣,畢竟這世界上的文化人並不多。
“軍械不僅僅只依賴採購,如果可以自造的話,成本必然降低很多。”
“自造?”朱孝信的神色立即嚴肅了起來,“擅自制造軍械,這可是殺頭重罪。”
“當然不是私造,是以世子少營統帥的名義造軍械。”
這下,朱孝信明白了過來。“鄧先生的意思是,以少營的名義製造軍械?”
見朱孝信已經“上道”,鄧頤斐只是點了點頭,不再多說。
“這需要父親下放的特權……”朱孝信嘀咕了一句,“可製造軍械需要的原料……”
“世子如若信得過末將,末將願意效勞。”
“將軍有何辦法?”
李洪濤不再遲疑,將派人到伏牛山尋找礦藏,冶煉鋼鐵,打造軍械的想法說了出來。
“只是,末將手裡沒有合適的人才,所以……”
“這事好辦。”朱孝信又考慮了一下,“等下將軍就隨我去見幾個人,然後孝信去申請製造軍械的特權。如果順利,先由甲隊製造軍械,然後武裝其他隊。”
朱孝信答應得爽快,李洪濤也是心花怒放,棘手的問題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