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孝信這才點了點頭,在他的記憶中,父親還從來沒有拒絕過小妹的任何要求呢。
“五哥,那我們先行一步,你後面跟上。”
朱孝信立即派了幾個親兵跟著朱孝蕊先行返回崮梁。
比起幾個兄長,朱孝信缺少的只是一點點經驗。在與李洪濤談過之後,朱孝信很快就弄明白,李洪濤現在有三個困難。
一是錢。
彙廣錢莊是朱孝信曾祖父開辦的,雖然現在的錢莊老闆並不是朱家的人,但是與朱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錢莊剋扣軍隊銀兩的事情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收一成的回扣,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了。李洪濤換了八百多兩銀子,就被錢莊吃了近百兩回扣,這確實有點駭人聽聞。朱孝信也大概計算了一下,李洪濤手裡所剩銀兩確實不多了。
二是糧。
這個問題更尖銳,養難民靠的是糧,而不是錢。現在李洪濤已經收容了數百難民,還有更多的難民湧向百市集,那麼他一天得支出多少糧食?朱孝信大概計算了一下,如果是五百難民的話,算上軍隊,李洪濤一天就得支出至少七擔糧食,而甲隊一日糧餉不過兩擔,就算他用錢買糧,按照一擔一兩五十錢計算,最多就能堅持三個月而已。
三是地。
這個問題最棘手。朱孝信大概弄明白,李洪濤無償將授田拿出來交給難民耕種。這也無可厚非,授田本來就是有功將士的私有土地,怎麼用,節治府管不了。朱孝信只是感嘆李洪濤的慷慨,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將士會將授田無償提供給難民耕種。可是這樣一來,李洪濤還得背上承重的糧賦負擔,實際上相當於自己拿錢糧養著難民。
想來想去,朱孝信對李洪濤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同時,他也覺得李洪濤是一個很奇怪的,讓他覺得很矛盾的軍人。
作為節治使家族的子嗣,朱孝信從小就是在軍隊裡長大的,對虎嘯軍官兵很瞭解。
李洪濤是第一個拿錢拿糧拿地來接濟難民的軍人,這也正是朱孝信最為佩服的地方。按照朱孝信的想法,如果虎嘯軍的所有將士都能如此,還怕暉州不強大嗎?
可是,朱孝信並不笨。要拿錢拿糧拿地來接濟難民,需要的不僅僅是慷慨,更不僅僅是一顆仁慈的心,有的時候還需要勇氣。
這也是朱孝信覺得李洪濤矛盾的地方。從李洪濤對待難民的態度來看,他是一個很仁慈的軍人。可是,從李洪濤毫不猶豫的殺死了下營參軍尉古俊這件事來看,他又是一個絕對冷酷的軍人。
按照朱孝信的理解,這兩個特點是不可能存在於一個人身上的。
想著這些,朱仕琿趕在日落後回到了崮梁城。
他沒有立即去找父親朱仕琿,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別院裡,準備了一番之後,去了軍師府。
“五世子才回來?”楊佩德剛剛吃過了晚飯,正在處理一些日常事務。“李洪濤那邊的事情調查清楚了?”
“已經查清楚了,責任全在那個叫古俊的參軍尉身上。”
“哦!?”楊佩德並不感到驚訝,因為他知道,朱孝信是個很“認理”的人。
“我還將另外一個當事人,也就是湯郄的女兒湯圓圓帶了回來,如果二哥再敢耍渾的話……”
“世子快坐。”楊佩德立即打斷了朱孝信的話,“世子準備怎麼處理此事?”
“當然是向父親稟明,然後按照軍規處置。”
“世子認為這合適嗎?”
朱孝信微微皺了下眉毛。
“二世子並非不明道理,只是礙於面子不好下臺,所以才會胡攪蠻纏。如果世子前去稟明此事,恐怕結果會更糟糕。”
“那軍師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