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畢,忽又說道
“你好生休息著,桌上有餅子,我得去熬些姜水。”
歐陽龍望著她離去的背影,突地一陣歡喜自心頭湧出,自己終於跳出了那個圈,然而究竟誰什麼圈,旁人不易明白的。
不覺日轉三天,歐陽龍疼處稍微減輕,而發熱症狀蕩然無存了。
當日吃過早飯,要提大嫂分擔些家務酬謝救命之恩。到院中將苞谷放置一旁,找來一大木盆開始撥玉米。
斜曛撒在歐陽龍臉面上,一陣暖意湧上胸口而遍及周身。見屋簷下有一方雀巢,麻雀在籬笆牆頭啁啾著,懷快愉悅。歐陽龍那中散漫心性又展露無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泥土還有些溼潤可他並不在乎。
太陽從一個樹梢掠過另一個樹梢,愈來愈濃烈了,散著強光。
一條大黃狗斜躺在門外,沐浴在陽光下,閒情逸致安詳自在,不禁使撥弄玉米的歐陽龍有些嫉妒。我堂堂元帥在幹活,你算什麼東西呀!竟然比我還要清閒。
手提著兩個玉米棒子猛然砸向那黃狗,它先自一驚愕,回身瞧著瞠目結舌、殺氣騰騰的歐陽龍。
突地,朝歐陽龍瘋狂吠叫,好似不滿歐陽龍打攪他清閒。
歐陽龍矗立身軀,彎腰摸鞋沿,那黃狗誤以為歐陽龍又要拿空玉米棒子砸自己,慌張向後跑,霎時不見。
因之歐陽龍學軍法深厚,諳兵大道,正用“驚弓之鳥”之論以退惡狗。狗常吠叫於人,而人彎腰撿石子以應,故而久之狗一見人彎腰便跑。
“會叫的狗不咬人!”這也是龍帥當年所授之論,是以歐陽龍雖失功法傍身,而無畏懼之心。
老婦女在旁擇菜,笑道“歐耶,你年紀也不小了,怎合孩童無異呢?”
歐陽龍太息道“曾在古剎敲鐘,軍營鳴金,心宛如磐石。方才一時興起教大嫂見笑了。”
老婦女將一隻蟲子從菜葉裡摳出來,說道“原來你是在古板的地方待太久了,這倒不奇怪了。”
歐陽反問道“你怎知這種道理呢?”
老婦女說道
“喪失了父親而痛苦流淚在子女,自然在一時之間難以逃出悲憤中。而你向來由舞樂至於靜,再由靜至於武,武再輪靜,而有此一舉。”
歐陽龍起身拜道“您是有學識高賢呀!我該向你學習。”
老婦女卻笑了笑說道“有些道理並非能學成,是你感同身受的體會,那才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歐陽龍復歸原位,說道
“城中人以書本明事理,大嫂不亞於他們,以生活體驗為學識。”
老婦女撲哧一笑,說道“不懂你那些話,或者是就圖個自在。當年我丈夫窮,我卻明白跟他我能自在,到現在我替他生下了三個兒子。”
於時,木門外走近四個人。為首者絡腮鬍子,腰畔懸掛鐵斧頭,身後跟著三個半大孩子,正是鄭伯鍾父子。
歐陽龍起身拜道
“多蒙鄭大哥照顧,小人感激不盡。”
那鄭伯鍾將斧頭靠著柴房根上,向三個半大孩子一瞪眼,三位孩子慌張活動拳腳,閃展騰挪不在話下。繼而鄭伯鍾回道
“那是人該盡的本分,何必言謝呢!若是不嫌棄我們家窮,住個十年八年都沒甚大礙。”
歐陽龍動容道“真想待在這裡,然而我遊蕩天下之心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