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公和呂母聽見孫兒來了,便急匆匆的趕來見他們。
呂母本就是個慈愛的主,見著了孫兒自是捧著他們的臉,一口一個孫兒的喚著。
但呂母越是見著這兩個孩子,就越是會想到呂雉、越是心傷。喚著喚著,竟開始落起淚來。
呂公見狀,皺了眉對呂母道:“你這又是做什麼?大家現在都心煩意亂的,當著孩子面哭哭啼啼,不更惹得他們傷心了?”
呂母嗔怒的看了呂公一眼:“我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呂雉也不知道會幹出什麼傻事,我這個做娘親的,也一不能幫上她一把,勸一勸,現下你竟還不許我落淚了?!”
孩子們聽到了呂雉二字,思念母親的情緒就更濃了,還沒等呂母止住哭泣,他們便哇哇的大哭起來,嘴裡還大喊著:“娘親!娘親!”
霎時間,整個堂內都充滿了孩子們的啼哭聲。
此時夜已深,呂雉藉著月光,偷偷回了家,她開啟被子躺了進去,漸漸的她覺得整個身子暖和了起來。
疲乏使然,她靜靜的闔上了疲憊的雙眼。忽然,她卻又睜開了眼睛,摸著黑去尋那件她為劉季縫制的衣服。
摸到了,她便緊緊的將她拽在手中,豈料,卻被衣中藏著的繡針紮破了手指。她鎮定的將手指含入口中,片刻後,她便開始四處尋找木匣子。
她將衣裳放進木匣子,又再摸著黑進了柴房,將木匣子藏進了柴堆裡。 藏好,呂雉才放心的回去睡了。
呂雉很困,但卻不敢睡得太沉,天還沒亮呂雉便走了,臨行前她還帶上了一件厚實的衣裳,便躲進了那座她埋有糧食的山林中。
她知道,這幾日不論是呂澤還是官府,肯定都在四處尋她,風聲太緊,她不能出去。呂雉這樣的告訴自己。
山林中很靜,呂雉聽著風生、水生、簌簌的落葉聲,心中頗為的寧靜,日子隨時閑了些,但也不會太使人發悶。
她白天要麼就去山林尋些野果子來食,要麼就坐著靜靜的想著她下一步的行動。
呂家兄弟在看到呂雉的那封信後更是心中焦灼,立刻下令派人去為給劉季傳遞訊息。
但是劉家軍人少,力量弱小,自然是不敢建立據點,只是漫山遍野的四處亂跑。雖然官府的人捉不到他們,但這卻也使呂家兄弟尋找起來的格外費力。一連尋了好幾天都沒有人見到劉家軍身影。
尋不到劉季,這不是當下最要緊的,最要緊的是——劉元和劉瑩跑了!
“元兒和瑩兒呢!那兩個孩子上哪兒去了!我養你們是幹什麼吃的!”說著,呂釋之奮力一扶他身邊的一隻半人高的外繪甪端圖案的1繭形壺“啪”的應聲而碎。
這只繭形壺本是呂釋之最鐘愛的器物,也不管這繭形壺原本是裝粟米用的,也依舊將它擺在堂內,可見呂釋之對這繭形壺的喜愛之深。
呂釋之平日裡總同人和和氣氣,連見了侍者他也都是笑臉相迎的,誰也沒見過他發這樣大的脾氣,一時間,侍者們都嚇得低了頭,堂內登時也沒了聲響。
呂澤在一旁擰著眉,他見呂釋之發了這樣大的脾氣,也不禁揮手遣散了侍者:“你們都先下去吧!”
他又轉頭對呂澤道:“二弟!你先靜一靜!元兒和瑩兒丟了誰人不著急?你這樣沖著侍者發脾氣也無濟於事不是?不若你先冷靜下來,我們從長計議。
“現下世道這麼亂!孩子丟了!你讓我如何從長計議?!”
“那你現下這樣發脾氣、這樣沖動,孩子就能找回來是嗎?!” 呂釋之一時語塞,他瞪著呂澤,咬牙切齒道:“你永遠這麼冷靜!”,說罷他便憤然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繭形壺,又習稱鴨蛋壺,腹部向兩側橫延,酷似蠶繭,又似鴨蛋,因以得名;窖底盆,在秦都鹹陽宮殿遺址中出土,口和底均似橢圓形,口緣外卷,腹部略向外突,厚實堅硬,出土時數節相套,口徑1 米,高60厘米。底徑50厘米,可能為貯糧之用。
2:甪端:傳說中的一種神異之獸,日行一萬八千裡,懂得四方之話,知道遠方之事。形如狻猊,有角,印章“甪端”鈕,以角的不同,分單甪端,雙甪端與斜甪端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