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政府這一招可謂是一石三鳥。
第一鳥是奧爾良王國的法軍戰鬥力明顯比那些民族小國要強得多,他們的本土還沒有被戰爭破壞過,工業底子還在,足以支撐軍事戰爭的各種開銷。
第二鳥則是藉此讓那些民族小國不用為協約國接下來的戰爭買單,維多利亞政府狂刷了一波好人老大哥的形象,不出意外的,那些得到好處的民族小國都變成了歐羅巴民族共榮圈的鐵桿粉絲……
第三鳥是那些民族小國剛剛獨立不久,有經歷了復仇戰爭,人口和各種資源消耗已經到達極限,根本完不成協約國成員的出兵義務……
如果強行要求義務出兵的話,只會拉低協約國部隊的平均水準,讓一群老弱病殘充數。
至此,協約國聲勢震天,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歐洲其他國家的主權安全。
東歐和北歐的沙皇俄國和瑞典挪威,聯合組成了同盟國,以此來對抗協約國。
本來還想拉上奧斯曼土耳其的,只是沙皇俄國和奧斯曼土耳其是世仇,雙方都不對付,自然不可能成為同盟。
除此之外,如今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嚴重衰敗,連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沒有起步,軍佇列裝的還是早已落後的滑膛槍和滑膛炮,國內官僚權貴及其腐敗,奧斯曼親衛軍甚至操縱著蘇丹的繼承權!
衰落的奧斯曼帝國卻擁有著龐大的領土,在沙皇俄國眼裡不是一個合格的盟友,而是一塊肥肉。
原本沙皇俄國有哈布斯堡王朝的制約,無法對奧斯曼帝國下死手,害怕面對兩線作戰。
但如今哈布斯堡王朝都被維多利亞政府肢解了,協約國看似龐大,卻是一地中小國家組成的聯盟,在沙皇俄國眼裡遠沒有統一的大國威脅高。
如今沙皇俄國沒有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宣戰,主要是精力投入到與英國人的印度戰場上。
以及不想被協約國趁機撿漏。
若是協約國對奧斯曼帝國出手,沙皇俄國絕不會介意瓜分奧斯曼帝國。
從地圖上不難看出,奧斯曼帝國崩潰後,沙皇俄國可以利用地緣優勢侵吞奧斯曼帝國整個亞洲部分。
相對於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亞洲部分才是奧斯曼帝國真正的膏腴所在!
因此,沙皇俄國迫切渴望協約國對奧斯曼帝國宣戰。
哪怕沒有宣戰,只要挑起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發動民族起義,徹底攪亂奧斯曼帝國的歐洲部分,讓奧斯曼帝國調遣大軍進入歐洲地區,削弱奧斯曼帝國的綜合實力,沙皇俄國也會動手。
奧斯曼帝國雖然腐朽了,但體量畢竟擺在那裡,組建起來幾百萬炮灰還是有可能的。
沙皇俄國此時正在與英國進行全面戰爭,還要防備協約國北上,不可能將所有兵力都投入到奧斯曼帝國,自然不願意輕啟戰端。
至於奧斯曼帝國,此時蘇丹皇宮早已被歐陸的一連串戰爭和變局嚇成了乖寶寶。
恨不得縮起來當烏龜,讓協約國無視掉自己……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榮耀,就是一個關起門來過自己小日子的腐朽帝國,他們是萬萬不敢與歐陸強國開戰的。
以前的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帝國單挑,蘇丹王庭都沒有把握必勝,更何況是現在的協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