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對此表示毫無壓力,反正出名的不是他自己的名號……
被尤里冒充的這個貴族家庭,不光全家上下被尤里屠了個乾淨,最後連名譽都被毀得徹徹底底,真是夠悲催的。
當然,哪怕是尤里這個冒牌英國伯爵,在第二次倫敦戰役面前都無足輕重。
甚至第二次倫敦戰役還刺激到了蘇格蘭地區和愛爾蘭地區。
蘇格蘭地區的張作霖和蘇格蘭革命組織,以及愛爾蘭地區的張勳版清帝國和愛爾蘭反抗組織都清楚。
第二次倫敦戰役結束後,英格蘭地區和威爾士地區將會重新出現一個共主。
哪怕這兩大地區因為連綿戰亂被破壞得很慘,但這裡畢竟是大英帝國本土的工業發達地區,底子雄厚!
一旦出現共主,稍微恢復一下下,就可以橫掃蘇格蘭地區乃至愛爾蘭地區。
這個道理連張作霖和張勳兩個外來戶都明白,更不用說土著了。
因此,在第二次倫敦戰役爆發前後,蘇格蘭地區和愛爾蘭地區接連爆發數次大規模的戰鬥。
蘇格蘭地區是張作霖親率主力對蘇格蘭革命組織進行掃蕩圍剿,愛爾蘭地區則是張勳清國控制下的城市遭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戰略的愛爾蘭反抗組織圍攻。
不出意外的,張作霖這面取得了決定性優勢,蘇格蘭民族節節敗退,如果不是蘇格蘭高地遍佈叢林,革命組織早就被滅掉了。
不過這次張作霖也下了狠手,採取了很辣無比的株連制度。
一個山區出現叛亂游擊隊,當地民眾還無法引路找到游擊隊老巢的話,所有民眾都會被屠殺殆盡!
這一舉措出來後,讓蘇格蘭地區的山民走向兩個極端。
一部分在屠刀下當起了張作霖的走狗,另一部分則在屠刀下主動加入蘇格蘭革命組織。
雙方進入你死我活的階段。
另一面的愛爾蘭地區,則因為張勳所部的倒行逆施,對愛爾蘭土著的拉攏政策實施的太過粗暴且不到位,再加上留髮不留頭等一系列反人類政策……
導致張勳陷入到眾叛親離的地位,清國在愛爾蘭反抗組織的圍攻下節節敗退,丟掉了數個大城市!
張勳不得不收攏兵力,在最後的老巢都柏林進行據守!
臨走之際,張勳所部還裹挾了大量青壯民眾,並指揮清國偽軍對不願意離開的民眾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幾十座人口過萬的城鎮和城市被張勳的清國變成了鬼城!
喜歡被遊戲追殺的領主請大家收藏:()被遊戲追殺的領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