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在英格蘭地區的尤里很快從報紙上得到了一個新聞——愛爾蘭慘案。
這一次,張勳和他的辮子軍做下了連這個時代的軍隊都自愧不如的慘況。
張勳組建了一支超過萬人的綠營軍,經過兩週時間的簡單訓練後,剃髮令就從溫和變得殘忍起來。
原本的自願原則徹底被拋棄!
然而,張勳用了一個十分高明的招數,創造了一個不得不跟辮子軍站在一起的群體。
因為執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政策的劊子手是綠營兵,從巡街到逮捕再到行刑,全部由綠營兵進行。
那些綠營兵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雙手沾滿了自己‘同胞’的鮮血!
好在,英國這裡沒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一說,真正扛著不剃髮的人數量不多,並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有著特殊教規的狂熱新教徒。
即便如此,張勳麾下的綠營兵也創造了一個數量直逼六位數的屠殺總數字。
在執行剃髮令的同時,辮子軍在愛爾蘭地區也是屢戰屢勝。
愛爾蘭地區的英軍主力在頭一個月就被擊敗,隨後愛爾蘭地區就遍地烽火,愛爾蘭共濟會趁火打劫,打算從英國人的統治下獨立起來,給英軍調集援軍圍剿張勳的‘大清’帶來的極大的負面作用。
張勳也不客氣,趁著英軍無法集中各地兵力的時候,以大清皇帝之身,御駕親征,逐個擊破了英軍在愛爾蘭各地的隊伍,將其納入清帝國的版圖。
與此同時,綠營軍的規模也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起來,願意投降的愛爾蘭革命同志全都被編入綠營兵當中。
但愛爾蘭共濟會試圖與張勳合作的協議全部被拒絕。
這倒不是張勳孤傲,而是那些愛爾蘭共濟會真的上不了檯面,手裡的武裝力量大部分裝備的竟然是冷兵器。
愛爾蘭地區徹底糜爛之極,蘇格蘭地區的愛丁堡也被張作霖徹底拿下。
不過張作霖沒有張勳那麼狂妄自大,沒有登基建國,而是建立了自己的東北軍政府。
同時也沒有搞什麼大屠殺,張作霖對那些試圖反抗的英國貴族自然是趕盡殺絕,但願意投誠的英國貴族,以及大部分可利用的蘇格蘭貴族卻開始拉攏。
特別是在地方的行政權力上,張作霖做出了極大的讓步!
張勳在愛爾蘭地區大殺特殺的時候,張作霖竟然搖身一變,成為了群龍無首一盤散沙的蘇格蘭共濟會的公推會長!
此時,張作霖頭上被當地人扣上了一連串頭銜。
東北軍政府的大帥,蘇格蘭共濟會的會長,蘇格蘭民族的解放者,蘇格蘭護國主,蘇格蘭人民的守護者!
乍一看這些頭銜,還以為張作霖成了動漫裡的民族英雄呢……
當然,實際上情況也差不多。
張作霖和那些投靠貴族進行了親切友好的合作,並且不遺餘力的在地方民眾中為自己的形象做宣傳。
張作霖自然明白輿論的重要作用,除了在最開始擊敗英軍的時候殺了不少人之外,剩下的主要靠威逼利誘來擴充勢力,只要不是倫敦政府的死忠者,都可以從張作霖那裡得到一份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