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比起當時的英屬北美十三州,倫敦政府毫不擔心印度帝國的總督會叛亂,原因很簡單,印度總督在這裡沒有群眾基礎。
在原來的英屬北美十三州當中,主體民族都是白人移民,但在印度次大陸,白人移民屈指可數,當地的婆羅門和剎帝利才是土生土長的地頭蛇。
這些人被英國征服後,自然一個接一個跪舔倫敦政府,他們都是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知道英國人的厲害。
要是印度總督敢造反,這些婆羅門和剎帝利第一個反對。
他們才不會陪著印度總督去對抗強大無比的大英帝國。
當然,有血性的婆羅門和剎帝利也不是沒有,但終歸是少數,這些靠著血統種姓享受了幾千年的印度土著貴族,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
畢竟英國殖民者數量太少,本土太遠,想要控制印度次大陸,英國人必然需要本地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這些印度土著貴族還能繼續心安理得的奴役下面種姓的人群。
來到加爾各答尤里才知道,被英國人大肆宣揚的印度帝國,真正被英國總督控制的其實主要是沿海各大城市和內陸部分大城,鄉村等地區完全‘託管’給依附英國人的婆羅門和剎帝利。
印度土著婆羅門和剎帝利已經成為英國殖民政府的‘包稅人’,無論是搜刮錢財還是征伐勞力,都少不了各個方面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的配合。
正因如此,英國人雖然帶著聖經來到印度次大陸,卻絲毫沒有徹底取締本土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和佛教的意思,畢竟這兩大教派對英國殖民的促進效用太高了。
正是依靠這些地頭蛇的配合,大英帝國才能以很低的統治成本,每年從印度帝國得到百倍的財富回報!
印度次大陸給英國政府帶來的財富,比歐洲大陸最賺錢的香料貿易賺的還多!
理所當然的,在英國殖民政府不計後果的壓榨剝削下,印度下等種姓的大多數人根本吃不飽飯。
哪怕是在加爾各答,尤里也能看到遍地骨瘦如柴,缺乏營養的下等種姓印度勞工。
有意思的是,幫助英國殖民政府統治地方的印度警察,大多數都是剎帝利乃至婆羅門出身,反倒是被英國人徵調往前線的印度土著軍隊,除了軍官外,清一色都是下等種姓出身。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英國殖民者發現在印度次大陸,下等種姓的人對高等種姓的人有一種天然的敬畏感,而且高等種姓的人十分擅長去奴役和控制下等種姓的人。
因此,婆羅門和剎帝利充當的警察,幾乎不會遭到下等種姓的亡命徒襲擊。
而剎帝利婆羅門充當軍官,也能最大程度的讓英國的印度僕從軍穩定當炮灰賣力。
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之所以如此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打破印度次大陸的種姓等級制度,而是充分利用了這一種姓制度。
當然,尤里所扮演的白人面孔,在印度次大陸這裡也是婆羅門或剎帝利的種姓。
感謝絕焰打賞300起點幣。
喜歡被遊戲追殺的領主請大家收藏:()被遊戲追殺的領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