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這個尤里簡直無法無天,狂妄至極!”
倫敦市首相府中,皮爾特首相一把將匯總上來的情報拍在桌案上。
他如此憤怒自然不是因為上面血淋淋的鎮壓數字,在英國高層眼裡,在北美洲定居的不是被流放的囚犯就是受不了壓迫吃不飽肚子的窮光蛋,即便是那裡的貴族,在英國本土這裡也是上不了檯面的鄉巴佬。
然而,身為政客,皮爾特首相很清楚尤里這一系列強硬手段成功後帶來的嚴重影響。
無論是建立帝國還是取締公元紀年法,都相當於和歐羅巴大陸的傳統進行了一次割裂,除了沒有徹底將天主教趕盡殺絕外,該做的不該做的尤里都已經做了!
至於尤里沒有將天主教全面禁止,主要是尤里沒有新的信仰體系來取代天主教信仰,而且索倫家族的支持者中也有大量天主教的信徒。
準確來說,整個北美洲的白人差不多都信仰天主教……
只不過其中分出了傳統天主教、東正教、清教徒、新教徒亂七八糟上不了檯面的教派合稱)罷了。
尤里支援的自然是新教徒一方,因為新教徒向心力最弱,沒有強有力的統一領導階層,而且十分依賴世俗政權的支援。
現如今被尤里扶持的吉格大主教就已經成為一個新教教派的領袖人物……
在美利堅帝國當中,天主教也不是被一視同仁,東正教和傳統天主教一直都在遭受打壓。
這很正常,傳統天主教一直都是教皇的堅定支持者,別說是尤里的,就算是歐羅巴大陸的君主也不太喜歡。
比如說英國政府,就對傳統天主教不感冒,在英國的傳統天主教教徒享受不到任何宗教特權,在宗教體系內晉升的時候更是飽受排擠。
英國是清教徒和新教徒的天下!
清教徒由於教義太過變態禁絕人慾杜絕享樂,自然不符合大眾所求),所以人數並不多,不過清教徒在英國曆史上出了一位護國主克倫威爾,奠定了清教徒在英國的根基。
同時也讓清教徒戰鬥力強悍成為世界公認。
克倫威爾能以少勝多推翻當時的正統王室,靠的就是能打硬仗的清教徒。
當一個人不追求慾望的時候,自然是所有的精力都會投入到事業當中,在軍隊裡,清教徒士兵就相當於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戰鬥的激情當中,怎麼可能戰鬥力不強?
崇尚新教則是英國脫離梵蒂岡教皇體系的行為,英國在這個世界歷史上是第一個反對梵蒂岡教皇權威的國家,自然也成為了飽受傳統天主教迫害的新教徒大本營。
美利堅帝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移民主要來自英倫三島,自然清教徒和新教徒眾多,歐羅巴大陸的移民則多數都是受不了傳統天主教迫害的新教徒。
因此,美利堅帝國國民中信奉新教的比例是最高的,當然,這裡的新教是一個泛稱,五花八門,只計算單一教派人數的話,連清教徒都比不上……
至於東正教,主要是東歐的信仰,是沙皇俄國用數百年時間搞出來的對抗梵蒂岡正統的天主教派,一直將沙皇俄國當作正統,自然也不受尤里待見……
這就是尤里沒有對宗教採取驅逐政策的原因,真要是驅逐的話,連索倫家族的根基都得放棄!
更何況,新教徒其實都是以國家為尊,與梵蒂岡的那位教皇其實沒有多大牽連,更不用說感受教皇號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