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丹心漢匈決戰遊戲裡的氏羌勇士就是歷史上氏羌部落顛峰時期的精銳步兵加強版。
不過即便如此,由於氏羌在當時只能算是二三流國家,冶煉技術低下,所以裝備的武器都不咋地。
主要是各種斧子,包括戰斧和飛斧。
也算是有一種遠端攻擊手段。
正常而言,這種士兵區區5000之數投放到擁有數萬持槍武裝的費城當中,根本無法改變大局,哪怕氏羌勇士個個悍不畏死。
比起其他那些歷史朝代計程車兵,氏羌勇士根本沒有什麼組織紀律性,打仗全靠一擁而上和個人武勇。
就連斯巴達戰士都比氏羌勇士強得多。
各個方面的。
然而,費城中的同盟軍喪失了高階軍官的指揮協調後,不光是無法互相支援掩護作戰的問題,更對中低層軍官造成了軍心士氣的打擊。
高階軍官的人數要多於原本的同盟軍高層政客,而且與下面的官兵聯絡更緊密,自然而然的,這些人逃跑的訊息很難瞞得住。
結果,戰鬥一起,高階軍官和費城指揮部高層集體逃跑的訊息不脛而走,本來就士氣不足的費城守軍更沒有了繼續戰鬥下去的意義。
如果這時候進攻他們的是正常人組成的軍隊,費城中的幾萬守軍估計能有超過一半人不做抵抗投降。
只可惜,試練士兵不留俘虜……
於是,費城的守軍官兵明明已經開始潰敗,卻為了生存不得不一邊反擊一邊潰敗……
這可是一個高風險高難度的工作,苦了費城守軍官兵……
氏羌勇士投放不到半個小時,整個費城就陷入了無政府無組織的混亂當中。
沒有了高階軍官的約束,不少官兵都變得無所顧忌起來,更有甚者直接闖入民宅當中,將裡面手無寸鐵的市民推出來當肉盾拖延氏羌勇士追殺的時間。
這麼幹的大多數都是印第安戰士,少部分是來自歐洲的僱傭兵,美利堅合眾國計程車兵還顧及到國家和民族情懷,沒有做的如此決絕。
不過,在這種環境下,美軍士兵也沒有為市民提供保護。
然而,費城的市民不少人家裡都有火槍,他們自然不願意被推出去當肉盾,反抗和衝突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整個費城都打成一鍋粥。
武裝市民為了保護自己的親人和家庭跟黑心亂兵戰鬥,守軍士兵跟氏羌勇士戰鬥,氏羌勇士又跟碰到的武裝市民戰成一團……
隨著時間的推移,武裝市民和守軍士兵漸漸殺紅了眼,再加上各種誤傷和黑暗心裡,越來越多的守軍士兵和武裝市民開始不分青紅皂白的攻擊外來者。
如此一來,守軍官兵和武裝市民都無法集中全力去對付氏羌勇士,使得外面的尤里遲遲等不到試練勝利的訊息。
這一場混戰一直到第二天天明都沒能結束,黑夜的降臨不光沒有制止混戰,反倒讓混戰變得更加激烈。
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降低了試練士兵的傷亡速度。
漸漸的,守軍中不少本地計程車兵開始和武裝市民聯合起來,共同打擊印第安戰士。
由於缺少高階軍官的制約,混戰的規模越演越烈!
再加上試練士兵的殺戮搗亂,根本看不到停止的曙光。
不過在殺戮中,同根同源的白人士兵和本地白人居民逐漸聯合起來,共同攻擊印第安戰士和試練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