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所當然的,隨著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時間拖得越來越久,英國的軍工行業自然也是越來越強勢,甚至很多原本生產民用商品的工廠都轉行生產武器彈藥了。
於是,英國國內不可避免的誕生了一大批軍火大鱷,部分人還成為了下議會議員!
誰叫他們有錢呢?
在資本社會國家中,有錢即便不能為所欲為,但謀求一官半職還是不難的。
如此一來,戰爭更是停不下腳步,因為歐陸戰爭每多一天,軍火大鱷以及幕後與他們分享利潤的官僚貴族們就能多掙一天錢。
至於前線官兵的生死……
呵呵噠~~~
英國政府又不是傻子,他們打仗不是非要派遣本國國民訓練計程車兵,英國殖民地廣佈天下,殖民地軍隊比英國本土常備軍多多了。
特別是廉價的印度阿三,都是以萬為基本單位往歐陸戰場上送。
除此之外,英國人打歐陸戰爭是為了打破貿易壁壘,並不是非要直接變成本土。
所以,被英國人打下的地盤都根據當地民情和民族特色建成了一個個附庸國,這些附庸國會將本地青壯和退役士兵組織起來,送上戰場充當英國政府的炮灰。
至於所謂的民族主義,不過是英國人為了拆分歐陸列強大國,根據地區和歷史遺留問題強行宣傳的罷了。
英國人宣傳的民族主義可不是實事求是,完全是為了政治需要,基本上每打下一片地區就會誕生一個新民族……
反正民族這玩意本就是人為劃分的,各個地區又有傳統的地域歧視,以英國人情報系統的勢力,塑造宣傳一個地域民族並不難。
即便無法讓大多數人認同,等到當地人組成的附庸國政府建成後,他們也會立馬成為一個獨立的民族。
再就是,歐羅巴這片大陸曾經在神秘中世紀的時候,到處都是分封的貴族領地,這些領地不就是天然的民族劃分分界嶺麼?
畢竟在那個時代,老大不是國王,而是掌握了超凡力量的各種流派以及教會組織。
英國政府的戰爭目標很明確,把整個歐羅巴的列強大國都打敗,然後拆解成一個個沒有威脅的小國,再讓他們開放市場成為英國人的工業商品傾銷地!
長遠利益英國政府無法考慮,畢竟英國議會已經被資產階級嚴重滲透,他們才不會去管未來小國林立管理混亂麻煩的問題呢。
因此,具備如此發達軍工產業的大英帝國,支援一場北美十三州的內戰軍火供應真心不要太簡單,武裝起來費城防禦圈的十萬大軍,英國國內只拿出來不到一成的軍火產能就輕鬆完成了……
比起這個世界英國本土的工業產能,北美十三州就是個渣渣。
除此之外,英國政府還是這個世界最重視科學研發的國家,英國是第一個成立皇家科學院的國家,像是穩定的開花彈技術,新式十二磅野戰炮等等,都是由英國陸軍最先裝備的。
這還只是具備實用價值的科研發明,還有很多發明出來沒什麼鳥用被束之高閣的發明。
這個世界的大英帝國是當之無愧的科學聖地!
當然,這些情況尤里並不是很清楚,但他至少知道英國人的軍工生產很牛掰。
所以尤里在聽說對面的同盟軍中有大量被火槍武裝起來的印第安戰士後,沒有絲毫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