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美利堅合眾國的高層不禁慶幸這支自由軍團的領導層都出身平民階級,沒有多少政治頭腦,所以自由軍團建立的自由政府只是一個老百姓管理老百姓的粗陋組織,而不是一個國家政權。
這使得美利堅合眾國這塊招牌沒有倒下,被自由軍團攻略的地區在法理上仍然屬於美利堅合眾國的領土。
從小接受的教育和接觸的圈子不同,讓達勒一行自由軍團領導層犯下了至關重要的錯誤,失去了一個翻身為主人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由軍團的好日子徹底結束。
對美利堅合眾國高層而言,自由軍團這顆毒瘤比正在大舉進兵索倫家族還要危險。
畢竟索倫家族在美利堅合眾國本土的民望是負數,哪怕打下再多的城市也很難紮下根基。
但自由軍團宣傳的自由主義卻點燃了北美殖民地持槍暴民心中的激情。
甚至不少地方的民兵團面對自由軍團一槍未發,直接加入到其中!
因此,美利堅合眾國的高層不惜放棄了針對北卡羅來納州的進攻計劃,抽調了所有陳放在邊境的美利堅合眾國正規軍,對到處流竄的自由軍團展開圍剿。
結果,自由軍團這麼一鬧,反倒是給索倫家族解了套。
英屬殖民地的高層看到美利堅合眾國收縮兵力後,不得不將已經做好的登陸計劃向後推延。
沒有美利堅合眾國的大量正規軍進攻美利堅聯邦,單靠殖民地那點英軍實行登陸,即便取得勝利也是慘勝。
英國人願意跟美利堅合眾國結盟不代表他們願意為美利堅合眾國做嫁衣。
在倫敦政府的計劃中,美利堅合眾國保留在五個殖民州的區域就足夠了,其他殖民州都必須重歸英國米字旗下。
這也是倫敦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結盟的條約之一。
當然,這個時代的所謂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美利堅合眾國在戰後是否履行條約要看雙方在北美殖民地的軍事力量對比。
深陷歐陸戰場的倫敦政府暫時無法抽調大軍,英屬北美殖民政府手裡的軍隊有限,死一個少一個,自然不能遭受太大的損失。
因此,英屬北美殖民當局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去單挑索倫家族的。
就這樣,索倫家族的危局被暫時解除了,美利堅合眾國不得不面對雙線開戰。
轉眼間,一個多月時間已經過去了。
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環境,戰爭的節奏是很慢。
經過一個多月的行軍和休整,尤里的部隊才抵達諾福克。
諾福克是弗吉尼亞州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海港城市。
尤里的進軍路線一直都是沿著海岸線前行。
這麼做可以利用海運來維持補給線。
同時,把沿岸的港口都佔據下來,也能有效驅逐英國海軍。
自從蓋茨將軍兵敗後,尤里所部再也沒有遭遇到有效的抵抗。
美利堅合眾國高層都知道小股部隊的防守對付尤里沒有意義,甚至不會消耗尤里所部的實力,乾脆把地方駐軍抽調聚集起來,用來圍剿自由軍團。
只是,讓尤里沒想到的是,就連諾福克這種重要的港口城市,美利堅合眾國也沒有設防!
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