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
瞄準……
開火!!!”
第一排單膝跪地第二排站直身體的排槍方陣前方頓時閃過一片火花,隨後是濃郁的白煙飄起,開始遮擋視野。
排隊槍斃時代的軍官注重第一次射擊不單單是因為士兵們第一次開火發揮最是穩定,同樣還有白煙遮蔽視野的問題。
只要不是風力很高的戰場,兩三輪排槍下來前排士兵的視線基本上就變得模糊,命中率自然大打折扣。
當然,若是學習英軍那般近距離三列齊射則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三十米內,只要大致方向沒有瞄錯,對面還是密集隊形,終歸是能蒙中的!
蓋茨將軍安排在第一線的火槍手自然沒有三十米距離齊射的膽量,其實他們第一輪射擊是在百米左右的距離。
這是這個年代普通燧發槍的有效射程,更遠的也能打到,但命中率就會低得連一二成都沒有,打出去純屬浪費子彈。
除非是使用高精度燧發槍的輕步兵,才會在二三百米距離內射擊。
這也是滑膛槍的命中極限了。
那種高精度的燧發槍都是純手工打造,造價高昂,不是大國根本裝備不起。
而且在二三百米外的命中率也不是很理想,輕步兵一般更喜歡在200米內開火。
當然,也有使用前裝線膛槍的,就是那種裝彈需要那錘子砸進去的那種火槍……
線膛槍其實早已發明出來,出現時間不比燧發槍晚多少,只不過槍管裡有膛線後,如何保證氣密性就變成了難題,所以線膛槍使用的鉛彈一般都會比槍管略粗一丟丟,以便於能堵住那些膛線防止漏氣漏氣就打不遠了)。
如此一來,鉛彈體型和槍口相當,就只能用錘子往裡砸了……
可想而知,這種線膛槍的裝填效率有多慢,幾分鐘才能射一發,按照這個頻率,敵人都已經大步走到跟前用滑膛槍打好幾輪了!
這就是線膛槍沒有被普及的原因,只有少量獵兵和輕步兵才會裝備。
蓋茨將軍麾下有輕步兵,但他們使用的都不是前裝線膛槍,美利堅合眾國終歸是草創之國,還是聯邦的形勢,很難找到專門使用前裝線膛槍的火槍手。
使用前裝線膛槍對火槍手的技術要求遠高於滑膛槍手。
因此,美軍中的輕步兵使用的都是燧發槍,而且質量上跟歐陸列強的精銳輕步兵使用的高精度燧發槍沒有可比性,命中率也就比大陸貨色的滑膛槍高一些。
不過美軍中的輕步兵優秀的地方在於所有人都是槍法不錯的獵人和老兵,槍械質量上無法彌補,就從技術上找齊。
後世傳聞的滑膛槍無法瞄準是誇張的說法,滑膛槍不是無法瞄準,而是瞄準太困難,而且和後世的槍械彈道不同,因為滑膛槍的鉛彈出去後,彈道很容易偏移。
然而,這個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精英,熟能生巧在火槍上也適用,總是有那麼一批人連滑膛槍的偏移軌道都能掌控,來達到提升命中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