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雖然不滿,但他對南卡羅來納州的情況也不是一無所知,更清楚自己對查爾斯頓大屠殺的影響有多麼糟糕。
因此,南卡羅來納州的民眾不願意為索倫家族征戰也是人之常情。
傑克遜能派出一個步兵團的正規軍,已經將姿態擺的很低了。
除此之外,傑克遜還承擔了尤里軍團和鋼鐵衛隊的全部開銷以及後勤補給,理所當然的,索倫家族的駐軍費用也被南卡羅來納州承擔了。
尤里帶來的3000多人開銷不是一個大數目,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傑克遜帶領的南卡羅來納新政府這麼做,其實也相當於在政治上承認了索倫家族的‘盟主’地位。
這與尤里前世一些小國承擔國內美軍駐軍費用是一個道理。
在這個時代,連國際影響都不用顧慮,霸權主義自然是赤裸裸的表現出來。
小國也有小國的覺悟,不然的話大英帝國麾下的那幾個附庸國怎麼可能那般聽話?
當大家習慣了弱肉強食,就會形成一個叢林法則的潛規則。
名義上的獨立自主不過是用來忽悠國內無知愚民的政治套路罷了。
畢竟這個世界已經有了民族主義思潮,大本營就在法蘭西本土上,文藝復興已經進行了兩百多年,思想傢什麼的在歐陸各國已經十分普遍。
即便有政府輿論管控,很多平民也受到了民族、平等、自由乃至人權等等的模糊概念。
只不過迄今為止還沒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君權主義仍然牢不可破。
不過虛君立憲制度下的大英帝國在這個世界的強勢,不可避免的促進了民族主義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議會制度被看作先進的象徵。
事實擺在面前,如果議會制度不先進的話,大英帝國怎麼會那麼強大?
所以,歐陸很多君主國家為了政治穩定,不得不擺出來一個象徵意義的議會,也就是尤里前世所稱的實君立憲制度。
憲法和議會啥的一樣不少,只不過能不能生效要看各國政治環境和君主的個人威望……
像是這個世界的俄羅斯帝國,杜馬議會的權利遠遠無法跟沙皇相提並論,更像是一個貴族階級向沙皇提意見的場所。
內閣首相更是沙皇的傳聲筒……
但到了神聖羅馬帝國乃至奧地利,議會的權利就稍微增加了一些,皇帝不會跟議會死命對著幹。
大概的規律差不多就是越往西面議會的權利越大,越往東面議會的權利越小。
出了歐洲大陸,很多國家連議會都沒有……
大英帝國無疑是議會制度的鼻祖,同時也是最強力的推廣者,所以現在的北美十三州,下到一座小鎮上到整個殖民州,都有自己的委員會。
委員會其實就是常任的小型議會,具備立法權和一定的行政權。
眾所周知,三大權利當中,立法權是最牛掰的,行政權和司法權都要靠後。
因為行政和司法裁決其實都是根據立下的法律來執行的!
因此,看一個國家是否虛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君主是否掌握了立法權。
這並不是說憲法高於君主就是虛君,因為很多君主都有一票否決權,憲法再高被君主否決了有個屁用。
雖說虛君立憲制度相對而言要先進一些,但作為一個致力於執掌大權的穿越客,尤里從未考慮過虛君制度,議會和內閣不是不可以有,但必須被至於自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