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權利被限制的非常大。
因此,這個時代的大英帝國幾乎不會被國王的個人情緒引導到錯誤的道路上。
能被選拔為內閣大臣的哪一個不是人精,犯錯的機率自然要比靠投胎的國王低得多。
更何況旁邊還有一個議會監督著,內閣幹不好是會被彈劾下臺的!
然而,無論是那個王國的王室,都不會被彈劾退位,只會被革命和政變逼著退位……
正因為大英帝國的政體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權貴階級決定),所以民意這個概念最先被大英帝國提出,且被政客們廣泛的運用成為攻擊敵人的充分理論依據。
因此,如今查爾斯頓市政府中的這些所謂‘高管’理所當然的把決定權推給民意。
原因很簡單,他們承擔不起下達投降命令的後果!
這意味著他們將會揹負上一半的查爾斯頓民眾的仇恨!
如今在查爾斯頓城市中,超過三分之二的市民都跟尤里有血仇,如果讓他們知道某某某下達了無條件投降的命令,會有什麼下場?
查爾斯頓的民眾沒辦法對抗尤里,還弄不死一個投降分子麼?
而且一旦下達投降命令,將會成為這個人一生的政治汙點,從今往後他只要還從政,他的政敵就可以拿這件事理直氣壯的對其攻訐!
能成為查爾斯頓上萬民兵指揮層一員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自然不會在這種時候出頭。
哪怕是最開始認慫的那一位,也沒有直接開口投降,而是打著挽救老弱婦孺的名義提醒其他人……
果不其然,用民意來決定是否投降的提議迅速得到了認可。
既然沒人願意擔責,就把責任踢給下面的泥腿子吧。
於是,約克得到了善待。
誰都知道查爾斯頓堅持不下去了,自然不願意在這種關鍵時刻得罪約克這位使者。
沒過多久,被集結起來的一萬多名查爾斯頓民兵就得到了訊息,以及給他們的決定權。
由於時間緊迫,所以市政府的大佬們用了一個非常簡便的方式來分辨查爾斯頓的‘民意’。
“為了查爾斯頓的老弱婦孺不再流血,願意無條件投降的人請發出你們的聲音!”
舉著擴音喇叭的人看著下面詭異的沉默,額頭不禁冒出了冷汗。
難道說查爾斯頓的民意真的要跟尤里決一死戰?
如果是這個結果的話,自己一定要連夜帶著親人逃離這座城市!
臺上的人滿心驚恐,臺下的人則不斷向周圍梭巡著。
同時內心慌得一批。
這時候同意投降,會不會被身負血仇的同僚打死?
喜歡被遊戲追殺的領主請大家收藏:()被遊戲追殺的領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