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如此說,那恩人知道多勸無意。於是便接著說下一個要求:“不,我不要你拼死護著鏢車。”
莫隱陽聽了這話更加不解,饒是他城府極深卻也不能自已的問出一句:“什麼?”
那恩人道:“遇見賊人,能擋則擋,若不能擋便將車給了他們,千萬別傷及你與鏢師們的性命。”
莫隱陽原以為什麼事,原來說來說去還是恩人覺得自己打不過劫路的強人。他心中不禁一陣煩悶,心想:自己好歹有些本事。敵人再強,我至少有一戰之力,打不過,便身死人手而已。莫隱陽武功極高,也因此有些自負,那恩人這番話本是極重要的託付,也是為了他好。他雖然心知肚明,可心裡抱定了一個“士可殺不可辱”的念頭,硬是不肯服這個輸。心中尋思:你這般看我不起,我拼死也得護了鏢車到底,豈能讓你小瞧了我。
那恩人看他不言聲,知道這句話更難入他的耳。可是他心裡也明白,倘若莫隱陽逞一時意氣,事情非砸了不可。當下道:“隱陽,你做鏢師這些年,沒有走丟過幾趟鏢吧?”
莫隱陽仍然在意他剛才的言語不敬,只冷淡的“嗯”了一聲。
那恩人似乎沒察覺到他的冷淡:“你是江湖上成名的豪俠,凡走的鏢,全都達到了鏢主的要求。所以你的名聲才如此之大,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
見他抬高自己,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莫隱陽也不好不理會。便道:“江湖上朋友抬愛,豪俠二字,莫某受之有愧。”
那恩人一笑,又道:“倘若你拼死護住我這趟鏢車,讓它安全到了京城,那便是失了這趟鏢,壞了我的大事!”
這句話說到後面,語氣陡然嚴厲起來。莫隱陽一時不解,頭腦被他說得發怔,:“你說....什麼?護住鏢車,反而失了鏢?”說話都有些不利索,恩人今日太多奇怪的要求了,他有些轉不過彎來。
那恩人知道他將名聲看的極重,江湖上俠客重名義輕生死本是常事。他知道憑莫隱陽的性子,無論怎麼勸,都無法讓他放棄鏢車任由失鏢之事發生。所謂選將不如激將,正好從他最看重的地方下手,他方能按自己的意願來辦。當下繼續道:“我要你做的,正是在有人劫鏢之時,把鏢車讓給他們。倘若直接不抵擋,敵人必能察覺蹊蹺。要你全力施為,乃是消除他們的疑心,但決不可身死他人手中。否則這趟鏢便辦不成了!”
莫隱陽還是一知半解,只喃喃問道:“什麼....我聽不明白。”
那恩人道:“隱陽,你生性爽朗,但有些事情卻想不通。你熟讀兵法,我這叫做疑兵之計。”
這“疑兵之計”四字一出,莫隱陽並不能理解,但是思量恩人應該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自幼愛讀些兵書,自然知道聲東擊西,奇兵突出的道理。恩人這樣做,是迷惑敵人,讓敵人不知道他的具體位置。這下,恩人為何不躲地窖,要住客房的道理他也明白了。倘若敵人不上當,那怎麼辦?當下問道:“恩人機智無雙,莫某佩服。只是若敵人不上當,豈不是自己置自己於險地?”
那恩人見莫隱陽這樣說,也覺欣慰。笑道:“倘若他不咬鈎,那便是我高估了他,其餘後招,也沒什麼好擔心的了。隱陽,你只管按我吩咐去辦,必能險中求勝。”
接著,恩人從懷中拿出一封書信,放在桌上。眉頭緊皺,心中鬱悶愁緒一眼可見,莫隱陽見他不肯明言,心裡其實早已驚疑不定,但是面上還是要做出一副沉穩樣子來。
那恩人說道:“隱陽,此去京城,只是幌子,其實你的鏢車裝不裝東西,裝什麼東西,或者幾趟鏢車同時出發都可以,這都隨你。但這封信才是關鍵,你務必要交到我的師弟手中。”
莫隱陽沉吟道:“你有師弟?我怎從未聽你說起過?”
“我這個師弟你應該聽說過,”恩人勉強一笑,“是萬靈山莊的莊主唐荒。”
莫隱陽一驚。萬靈山莊是近幾年來聲名鵲起的一個地方,其實聽名字好像很大很氣派,但是也只是京城附近的一個小縣城旁邊的一個地方,原本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前些年據說一個秀才進京趕考,金榜題名之後卻毅然辭官不做,之後在京城附近的臨安縣旁的一座山上建起了一座不大不小的莊子,號稱萬靈山莊。原本坊間傳言這個不願意做官的秀才進京趕考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有金榜題名的能力,本就不為了做官。一時間這個傳聞遍及大江南北,試想國家取士,三年一比,多少十年寒窗的學子苦苦追求這一個“進士”身份而不可得,這個秀才居然就這樣輕描淡寫的放棄了錦繡前程,光是這樣就已經頗具傳奇色彩,但是真正讓萬靈山莊名震天下的是,這個秀才竟然在一年內把長江以北的所有武林宗派拜訪了一個遍。
說是拜訪,其實就是去打架。
此人每到一處就自稱是萬靈莊主,一個月之內連挑八個門派,京津地區竟無敵手,之後行事更為囂張,回到萬靈山莊廣撒英雄帖,遍邀武林同仁前來召開英雄大會,而且放出豪言,能夠成功登山者能夠成為萬靈山莊的座上賓,還會有重禮獎勵。
這一來形同兒戲,武林中門派之多,大大小小不知凡幾,那萬靈莊主居然敢放出如此豪言,一時間引得不知多少人前往拜訪。
至於所謂的登山結果如何,莫隱陽並不清楚,他的鏢局不算是一個門派,因為他常年走鏢,是要與武林所有門派都盡量打好關系的,他根本不想去招惹是非。只是寫了一封書信過去以示友好,出乎意料的是,武林中對鏢局其實都不怎麼看得起,但是那萬靈莊主居然回了一封書信,言辭從容,不卑不亢,莫隱陽其實非常的高興,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會受到如此禮遇。
他猛然想起一件事:“那時正是恩人你在為犬子治病!”
那恩人微笑不語。
“難怪難怪,當時你聽說了這件事,頗有興趣,還非得替我寫一封信去萬靈莊,我本來還不願意,但是因為犬子已經病癒,我不便駁回恩人你的要求,所以讓你寫了。”莫隱陽恍然大悟,“原來你們是師兄弟!想必是認出了你的筆跡,那萬靈莊主才會回信?”
恩人點頭。
莫隱陽從思緒中脫離出來,暗自計算離京城已近。路上順風順水並未遇到險阻。按理說應是好事,可莫隱陽偏偏不安。若無人劫路,那邊表示恩人計劃落空,豈不是有危險?心想交鏢之後必須立刻回到洛陽,恩人有恩於己,可不能讓他在自己這裡出什麼閃失。
莫隱陽其實已經覺得事情有些不同尋常。
倒不是因為恩人鄭重其事的囑託。這事他雖然上心,卻也仍覺得憑著自己全力施為,還不至於誤了恩人的事。他所覺得不同尋常的,乃是因為恩人所提到過的“九轉真氣”。當時他聽了並不十分在意,只是因為恩人那日所說的許多事情,許多要求太過匪夷所思。他忙著想明白恩人這麼做是何意,卻未來得及想恩人這一句話。現在想來,反倒覺得驚奇交加。
之所以這樣,乃是因為自此之前,從沒有人看出過自己的功法。莫隱陽早年因機緣巧合曾得一奇人授業傳功。然而這授業恩師說過這門功法奇特以極。世間習武之人並不曾修習過這種功法,趟若莫隱陽有顧慮,可以不練。當時授業恩師雖說的清楚,但莫隱陽一心練成武功高手,以求功成名就。所以當時不假思索答應了,也竭盡全力去學。然而到了後來,這門功法威力慢慢顯露,莫隱陽才終於發現恩師所言非虛。此武功與尋常武功大異,所修真氣內力遠遠超過旁人。可以說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上乘功法。這門奇功,正是被授業恩師稱為“九轉”。
恩師提及,所謂九轉,意指一口真氣能在體內流轉的次數。次數越多,功力越是深厚,修為也越精進。莫隱陽修習十餘年,只修到“六轉”。這門武功此時說來似乎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然而這卻著實讓莫隱陽受益匪淺。高手過招,往往能在瞬息之間決定勝負。他曾數逢大敵,往往在纏鬥不休時陡然使出“九轉真氣”。局面無不立占上風。是以真氣能在體內迴圈流轉,便能少了許多常人所需要的調息功夫。可謂佔盡先機。然而授業恩師曾叮囑,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用。倘若有人能看出你所用功法,那必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人,是友便罷,倘若是敵,便最好化幹戈為玉帛。盡量不要動手。
但是與莫隱陽交過手的人中,卻從無一人能道出自己功法之秘。每人都只當自己學藝不精,或者孤陋寡聞。莫隱陽謹遵師命,從不與外人談及一字。他雖感念恩人救子之恩,但也從未與他提過,何況恩人是個不會武功之人。沒想到那天恩人隨口便道出了“九轉真氣”,而且似乎還能看出自己的進度,實在令他驚異交加。
正想著,忽然官道旁草叢一陣騷動,四面八方湧出數十個黑衣蒙面的強盜。莫隱陽不懼反喜,心中想到:恩人當真料事如神,魚兒咬鈎了!
當下精神一振,自己這邊十幾個鏢師也迅速拔出隨身兵器,如鐵桶陣般環住馬車。莫隱陽見那些黑衣人圍而不攻,知道絕非一般強盜,恐怕乃是訓練有素的什麼賊人。但他凜然不懼,抽出長刀,縱聲長嘯。中氣十足,遠遠散出。躍下馬來,與那些個黑衣人對峙。
周圍鏢師見對方人數多於己方,心知此事難以輕易善了,但他們個個是莫隱陽特意挑選出來的好手。心中也無懼怕之意,只等莫隱陽發號施令,動手行事。
場面倏地變得劍拔弩張,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