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顧煙雨:“都是你起得好頭!”。
心雨片刻可讀懂天下間所有有情人內心的情戀意識。
凡真心情戀者,內心純一寧和,獨乎萬物天地之外,又融入天地萬物之內。但畢竟人有三六九等,情戀真假雖有定論,但情戀緣心的純一深淺卻各不相同。
心雨觀驚秋與煙雨之間的情戀不僅深純,而且賦有一種常人少有的天一契合,二人才婚不久,驚秋的歡樂愉悅卻透著一種天然肅雅,心雨能感覺到她先前獨處時的冷若冰霜與高高在上時的孤寂。
紅月戰戰兢兢,實不忍領眾人再往前走,她是如此的迫切要尋玄光才來到這裡。可真正來到這裡,立於這荒墟村口,卻不敢再往前一步。
蒼白的櫻唇,貝齒緊咬,因為她害怕看見心中最擔心的景狀會發生,可終於還是緩步沿著荒蕪山嶺,順由黑泥枯溪朝兩峰之間的山村走去。
很難想象這裡在十二年之前是一個極美極靈秀的地方。四季溫和,綠水青山,翠崖掛滿了攀可通天的青藤,綠水靜藏著數不盡的肥美鱖魚,處處生長著千葉桃花樹。
村子的格局藏崖臥水,前溪後峰。
在這裡,水牛,秧禾,風水車與花蓮藕,還有那打不盡的肉蛙,捉不完的遊魚,幾乎是玄光兒時記憶的全部。
尤其是在仲春時節,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幾個小夥伴們到村前的弄溪裡摸魚抓蝦。再到望峰上摘滿筐的櫻桃,帶回去給爹和娘和伯伯嬸嬸們。
他們每年這個時節除了競相碾做村裡的特産“桃花糕”外,還會用櫻桃和鱖魚做那酸嫩可口的‘櫻桃酸魚湯’。
在他十四歲之前,這裡的每一顆青草,每一寸土地都是他的家,都流淌著對生命仰頸暢呼的鮮活氣息!
可是如今,物是人非,野草荒涼,叫人悲心!
兩大山嶺由東向西交彙開來,交彙處形成一道狹長的崖腹縫谷,縫谷由內到外,有上到下有三大水堰。
堰,山間水庫也,三堰由外到內呈梯級分佈,最外面的叫留水堰,中間半露出山崖的是碧桃堰,崖腹內狹長的叫浮萍堰。
外圍留水堰闊約百畝,是荷塘灣最外圍的村子屏障了。
圍堰的外層石堤雖有山泥植被緊固,但泥質甚少,大多為墨黑色玄石砌成。
堤坡下各處石縫中卻生滿玄鐵千葉桃,這些千葉桃樹不知是何異種,竟縱橫錯落,交織盤桓由這石壁中生長出來,在水堰大堤外緊緊盤固,顯然是保護這道山間巨堰之用。
堤坡下,玄鐵桃林叢裡卻有九處隱秘的細小泉眼從玄鐵桃林碩大的虯根須叢中流出來。
各自蜿蜒向前不遠,便交叉彙成一股小溪,再蜿蜒向坡下流去,這便是那條小溪的第一層源頭所在了。
若在十二載前,外人由外遠遠望來,只見堤上堤外,漫坡都是繁盛的粉紅千葉桃花。
即便遙空舉望,也只見大堤桃林後連環兩層水堰,兩道粉林大堤和那露出崖腹縫谷半闢水域的第三層內堰,只道這不過是一個人跡罕至的野外崖腹縫谷罷了,實難想到這裡面竟藏著一個與世隔絕,清幽活潑的小村灣。
即便有人見到外面縱橫阡陌的數不盡梯田莊稼,明知這裡有世人居住,也只會猜想人之居處在溪水下游平坦谷地,很難想象這上游山腹之內竟有一絕世村灣。
如今,這水堰大堤上玄鐵桃樹早已凋零,只剩下無數虯枝黑椏。
左右山嶺上下,林焦田蕪,漫嶺黒木枯草,荒涼落寞,陣陣陰風從堰內吹來,這氛圍叫人不知不覺心中就愁苦起來。
驚秋等人來到在第二層水堰的外堤上,驚飛枯枝上一群黑鴉,這裡已經步入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