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聞元恆所言,極光眼中疑惑不再,向太一揖了一禮,而後便陷入了沉思。
看了一眼元恆,見其似有所悟,太一併未打擾。
此時,永恆道臺之下,一片寂靜,唯有翠綠色的永恆蓮花在天地之力的作用下微微搖動,極富詩意。之中偶有竊竊之音,三三兩兩相望,想要開口,但又彷彿顧忌甚麼。
見狀,太一道:“諸位道友若有還何疑問,皆可以諮詢,泰定不吝指教!修行之路漫漫,相逢既是緣分,若有任何疑問,均不必拘謹!此次論道之後,再次相逢不知何時,無需顧忌太多!”
太一醇和磁性的話語在諸神耳邊響起,不由令他們如沐春風,心中不自覺地升起一抹暖意。
片刻,便聽一個粗獷的聲音道:“敢問至尊,小神乃是秉承坎離之道而生,自出世之際,便大道明晰。遂日夜打磨法力,參悟大道運轉,如此這般已經打磨了百萬元會,但是卻發覺修為進展日益緩慢,卻是不知因是何故?”
小神二字,只是獅離的自謙之詞。相比於天尊乃至先天道君而言,他都能算得上是巨佬之中的巨佬了。——畢竟,身為中位先天魔神,又豈會有簡單之輩?
獅離最初本打算投靠元恆,去抱一抱這尊極北之主的大腿,後又暫時改變的注意,打算觀望一段時日。由於其自身修為早已經到了瓶頸,因此方有此問。
見獅離樣貌甚是其特,太一不由心中嘖嘖稱奇。只見其一頭紅色短寸,身形魁梧健壯,充滿了爆發力。面容豪放,濃眉圓眼,頷下生有一團金紅似火一般的鬍鬚,紅藍色如寶石一般的瞳孔閃爍精光,顯然並非莽撞之人。
又看其身上氣息沉穩渾厚,流暢自然,卻是並無差錯。只是,其心靈之光卻如同皓月一般,似乎與其強橫的修為有些不匹配......
微微沉吟,便聽太一說道:“汝之問題,出在心靈,乃是心性修為不夠之緣故!”
“心性修為?”
“敢問至尊,心性不夠,是甚麼意思?”獅離撓頭。
太一回道:“修行之路,立志只是第一步,接著便是一步步感悟大道法則、精煉法力、打磨神通……一個湖泊的大小,不是取決於其中所盛的水的多少,而是取決去其的容量是有多大,水再多,其所能容納的水量卻是因為湖泊自身的大小而固定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見獅離似乎還未明白,太一接著道:“水滿則溢。修行,不僅僅是打磨法力、神通,參悟大道規律,更重要的是對天地大道內在的更深層次的認知、以及對於大道運轉方式的領悟及其對於自身為人處世的啟發,此乃心性修為......”
聞言,獅離皺眉,似有所悟。
太一又道:“只有心靈脩為足夠強大,我等才能看清事物運轉的本質根源,而不會被其外在皮囊所疑惑,這之中循序漸進的過程便是道行心靈脩為的不斷提高……當你自身心靈道行提高,法力、神通將自然而然的提高,不會再成為你更進一步的枷鎖、瓶頸!汝可明白?”
聽得此言,獅離濃眉舒展,頓時豁然開朗,心中殘餘的種種疑惑也隨之一道煙消雲散。
“小神明白!多謝至尊解惑!”
......
“敢問至尊,何為宿命?宿命之道,又該如何繼續修行?”無塵問。
“宿命,卻是不想竟然有人修行此道!”有神聖心中驚歎。
太一也是心中驚奇,不過並未表露。神念運轉,仔細思考宿命的特性,便有無窮思緒閃過。
頓了頓,便聽太一道:“本座並非修行宿命之道,不過卻對其有過些許研究。宿命之道和因果之道頗有聯絡。一切事物的變化自有其內在之因果。因未前,果為後,前因決定後果,所有的因果牽扯綜合,在本座看來便是宿命!另外,宿命之道應該算是命運大道的分支,汝若精於宿命之道,之後未嘗沒有更進一步感悟出命運之道之可能!”
聽言,無塵心中驚歎,似驚異於太一的洞察能力。
片刻,只聽其又道:“敢問至尊,生靈命運是否可改?旦夕禍福又是否都是註定?”
對於這個問題,無塵心中也是十分疑惑,甚至至今也還未明白。這個問題對於無塵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甚至關於其以後的證道之路。因此,無塵心中也是有些忐忑的。